红网时刻新闻9月30日讯(通讯员 邬玉玲)“蒋医生的手真稳,心更暖。”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收到了一封长达1200余字的感谢信。患者家属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来自外地的他们,从辗转求医的焦虑到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重获健康的温暖历程。
信中,家属坦言最初的焦虑与无助,其母亲肖女士于去年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病情反复让老人及家属备受煎熬。近日,老人突发胸闷、气短、心率飙升等紧急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5天后,情况未能好转,一家人的焦虑情绪不断加剧。
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通过熟人推荐,肖女士一家人得知长沙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蒋志明在心脏疾病诊疗领域经验丰富,随即抱着希望来到医院就诊。
接诊后,蒋志明仔细翻阅老人过往的检查报告,耐心倾听家属对患者病情的描述,结合细致的临床检查,最终诊断老人为“房颤”。面对患者一家人的焦虑,蒋志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因,针对老人的病情,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制定了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方案。
让家属感动的是,蒋志明不仅专注于治疗病情,更时刻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手术当天,蒋志明提前来到病房,与老人耐心沟通,轻声安慰老人:“别怕,有我在。”手术顺利完成后,他又反复叮嘱患者家属注意护理细节,用行动温暖着患者的心。“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这句话在蒋主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患者家属在信中点赞。
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其他医护人员也始终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患者保驾护航。医生每天查房时,认真倾听患者对身体症状的描述,耐心解答疑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倍感安心。护理团队随时响应患者需求,当对方因身体不适出现情绪低落时,她们轻声安慰,为患者加油打气。
“你们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我们在医院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如今母亲已顺利出院,恢复得比预期更快。作为子女,我们深知这份康复背后凝聚着医护人员多少心血,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对‘白衣天使’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肖女士顺利出院后,家属写了一封长达1200多字的感谢信,用笔尖珍藏了住院期间的温暖瞬间。1200多字,道不尽的是感激,更是对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这封感谢信,也如同一面温暖的镜子,映照出医患之间本该有的信任与温情。
来源:红网
作者:邬玉玲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74/1532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