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通讯员 李敬)48岁的王先生与糖尿病相伴已有8年,他一直觉得只要按时吃药把血糖控制好,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眼底检查更是从未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眼前总像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纱,这才慌了神。到医院检查后,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增殖期,还出现了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差点就永远失去了光明。经过紧急手术和后续的持续治疗,他才勉强保住了部分视力。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眼科主任周伟雄对此深感惋惜,他说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糖尿病可不只是影响血糖那么简单,它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病变主要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而且在这两个时期都有可能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直接对中心视力造成损害。更让人警惕的是,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没什么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等到视力下降才去就医,可这时病情通常已经发展到晚期,不仅治疗起来难度加大,失明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想要预防失明,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周伟雄着重强调,糖尿病患者应该把定期眼底检查当成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那些血糖控制得不错,也没出现眼底病变的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筛查;已经出现早期病变的,每半年就要检查一次;要是血糖控制不佳或者病情比较严重,那么每三个月就得复查一次。通过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方式,医生能够及时掌握眼底病变的情况。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需要“内外兼修”。在全身管理方面,糖尿病的病程长短、血糖、血压、血脂是否正常,还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是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患者需要多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控制好饮食,保持规律的运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而眼部的局部治疗,则要“对症下药”。处于非增殖期的患者,主要以密切观察和严格的全身管理为主,但需要增加随访的次数;一旦病情进入增殖期,或者合并了糖尿病黄斑水肿、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必须及时进行干预。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玻璃体切割术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要是王先生能早点重视眼底检查,病情肯定不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周伟雄呼吁,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别等视力受到损害了才追悔莫及。只有真正把定期眼底检查落到实处,才能切实守护好自己清晰的“视”界。
来源:红网
作者:李敬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83/1524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