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心脏乱跳别慌张!一文读懂心律失常
2025-09-01 14:06:45 字号:

心脏乱跳别慌张!一文读懂心律失常

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通讯员 李方乐)您是否经历过这些时刻:安静坐着,心脏突然“咚咚咚”狂跳一阵?感觉心口“咯噔”一下,像踩空台阶?莫名一阵心慌、气短,甚至头晕?

别担心,这些很可能就是“心律失常”——心脏跳得不规律了。今天,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听起来吓人但其实很常见的现象。

心脏是怎么跳动的?

想象心脏有个精密的“电路系统”。

1.“总司令”窦房结:在右心房,它规律发出电信号指挥心脏正常跳动。

2.“电线”传导通路:通过特定路径将电信号传遍整个心脏。

3.“执行部门”心肌:接到电信号后收缩,把血液泵出去。

所谓“心律失常”,就是这个“电路系统”出了点小状况,比如信号发太快、太慢,或者路线旁路、短路等。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1.心跳太快(心动过速)

房颤:心房乱颤,心跳又快又乱,是最常见之一。

室上速:突然一阵心跳超快,突发突止,可能伴心慌、头晕。

室速:心室跳太快,心跳往往会达到每分钟200次,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冷汗,较危险。

2.心跳太慢(心动过缓)

窦房结“偷懒”了,或传导通路“堵车”了,导致心跳太慢,可能乏力、头晕。

3.心跳不规律(早搏)

原本规律的心跳节律中突然有一下提前了(“偷停”感),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多数是良性的“小插曲”。

为什么会心律失常?

1.心脏本身问题: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瓣膜病等。

2.其他疾病影响:甲亢、肺炎、电解质紊乱(钾、镁异常)。

3.生活习惯:大量咖啡/浓茶、烟酒、熬夜、精神紧张、压力大。

4.药物影响:某些感冒药、哮喘药等。

5.原因不明:很多情况找不到明确原因。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1.明显地心慌、心悸(心脏乱跳感)。

2.持续地胸闷、胸痛。

3.突然或反复地头晕、眼前发黑。

4.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

5.不明原因的明显乏力、气短。

6.自测脉搏发现持续过慢(<50次/分)或过快(>100次/分且休息后不缓解),或不规则。

特别提醒:如果伴随剧烈胸痛、严重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请立即拨打120!

医生会如何检查?

1.心电图(ECG):最基本检查,捕捉发作时的心电活动。

2.动态心电图(Holter):背个小盒子24小时或更长时间连续记录,抓“现行”最有效。

3.心脏超声:看心脏结构和功能。

4.血液检查:查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

5.其他:必要时做运动试验、电生理检查等。

日常如何管理?

1.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尤其是抗凝药,切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

2.记录症状:发作时间、感觉、诱因(如喝了咖啡、生气后),就诊时告诉医生。

3.健康生活:限咖啡/茶/酒/烟;均衡饮食,限盐限油;规律作息,保证睡眠;管理情绪和压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

4.学会自测脉搏、心率。

5.控制基础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等。

心脏偶尔“调皮”一下很正常,但懂得倾听它的信号,科学应对,别被“心律不齐”的体检结论吓倒,咨询医生判断性质,及时治疗是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李方乐​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