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6日讯(通讯员 周芳)心梗、脑梗……意外时有发生。一旦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处置流程和方法,在呼救并等待专业医疗队伍前来救治的同时,抓住“黄金时间”应对急症,关键时刻可救命。
与心梗抢时间 抓住“黄金120分钟”
近期,45岁的刘先生在起床时感到头晕不适,静坐了几分钟后,发现症状稍缓解,由于自己有高血压病史,偶尔头晕也正常,于是没有太在意。吃完早餐后,他硬撑着去上班,没过多久突发视物模糊、晕倒,同事立即拨打120将他送往附近的医院,初步判断刘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凶险,转至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救治。
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时突发心搏骤停,医护人员立即予以电除颤、心肺复苏等积极抢救,后紧急转到介入室做了支架手术,刘先生终于转危为安,目前仍在进一步接受治疗。
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心梗发作时,多数患者会感觉胸闷、胸痛、气短等,有些表现为后背疼、上腹痛及牙疼,且在爬楼梯、快走、搬运重物时加剧,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如果上述部位的疼痛表现为持续剧烈疼痛且不缓解,应立即拨打120求救,或尽早去医院就医。
心梗的救治以“秒”计算,当胸痛发生时,要牢记两个120,一是:“有胸痛,及时拨打120”,不要自己开车去医院;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时间120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果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心梗发作时,如果发生心搏骤停,周边人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方法为:双手重叠交叉,手掌掌根置于患者双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双肘关节伸直,双肩正对双手,肩部、肘部与腕部成一直线垂直于患者胸部连续用力快速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尽早识别很关键,脑卒中救治抓住“黄金期”
近日,37岁的陈先生因发生了急性脑卒中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就诊。原来,陈先生在接诊前突然出现右手右脚麻木的情况,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有引起重视,而几日后又出现了同样症状,且一侧流口水。到医院后,医院为其启动绿色通道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幸运的是,因为送入医院及时,争取到了救治时间。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脑卒中是急症,一旦发作,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一般来说,发病后3-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最有效。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变化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警示信号,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比如突然出现面部或肢体无力,一侧面部下垂、嘴角歪斜,或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活动;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说话含糊不清,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突发视力问题,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甚至视野缺损;严重的头痛;行走困难、平衡失调,突然出现的行走困难、步态不稳或眩晕,也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若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要平稳放置患者,可以侧卧,若平躺则将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来源:红网
作者:周芳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5/50/1463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