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8日讯(记者 周曼 吕周阳 通讯员 刘丹)“我们特色是治骨折尽量不开刀,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中药内服外敷。”在中医的璀璨星空中,湖湘张氏骨伤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它不仅是一门精湛的医术,更是承载千年智慧的文化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湖湘张氏中医骨伤治疗中心(含骨伤五科)主任阮红良,为我们解读湖湘张氏骨伤的奇妙治疗方法。
湖湘张氏骨伤又称“张氏正骨”“北张正骨”,起源于清乾隆28年(1763年),发源自“宫廷正骨”,为湖南省中医正骨“南詹北张”两大流派之一,是一种运用独特手法接骨和祖传秘方自制的骨伤系列中成药来治疗骨折的传统医学,2021年,北张正骨正式入选湖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1年7月,孙绍裘等传人以“张氏骨伤”学术流派及孙达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基础,成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湖湘张氏中医骨伤治疗中心。
“临床上,我们注重患者的功能恢复,手的骨折功能恢复注重上肢的灵巧性,下肢注重负重和行走功能。”阮红良告诉我们,湖湘张氏骨伤的特色鲜明,“治骨折尽量不开刀”是其响亮的招牌。通过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再辅以中药内服外敷,辨证施治,康复理念贯穿整个诊疗过程,为患者带来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体验。这一独特疗法,凝聚着千年医学大匠的经验。
在临床诊疗中,湖湘张氏中医骨伤治疗中心展现出独特优势。 2013年72 岁的高爱国(化名),因车祸导致左踝关节粉碎性闭合性骨折,因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在外院均被建议手术治疗。但高爱国拒绝手术,转至阮红良医生处。阮红良同导师孙绍裘教授采用踝部复杂骨折简单处理的方法,运用正骨手法正骨后塑形夹板外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如今,已 84 岁高龄的高爱国身体硬朗,健步如飞,还常到阮红良的门诊 “串门”,二人也结下深厚友谊。
湖湘张氏中医骨伤治疗中心每天接诊约80余人次,2024年全年接诊2万余人,其中骨折患者约占30%左右,其余为关节退变及颈腰腿痛骨关节炎患者。
如今,阮红良致力于将这一独特医术推向世界。他先后将张氏正骨技术带到非洲的津巴布韦和马达加斯加。在津巴布韦,当地医疗资源有限,骨折治疗手段相对单一,许多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承受痛苦。阮红良带着张氏正骨技术,为当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耐心地为当地医生讲解手法要点,示范夹板固定技巧,帮助他们掌握这一独特疗法。在马达加斯加,阮红良不仅亲自为患者诊治,还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课程,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毫无保留地传授张氏正骨技术。
湖湘张氏骨伤,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诊疗技术和无私的传承精神,在新时代续写着中医的传奇,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着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吕周阳 刘丹
编辑:杨胜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6/52/1471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