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老人贴身使用“暖宝宝”被烫伤 医生提醒:警惕低温烫伤
2025-02-25 14:49:28 字号:

老人贴身使用“暖宝宝”被烫伤  医生提醒:警惕低温烫伤

红网时刻新闻2月25日讯(通讯员 熊燕)近日,年过八旬的吴奶奶因腹部隐痛,直接贴了张暖身贴(即常说的“暖宝宝”)在肚皮上。贴上后老人感觉肚子温热,并没有灼烧感,非常舒服。

然而一天后,吴奶奶感觉肚皮有些疼痛,将暖宝宝取下一看,肚脐周围巴掌大的皮肤已被烫得通红,并出现大片水泡。在家涂抹了两天烫伤膏,皮肤虽然结痂,但却觉得肚子越来越痛,家人赶紧把她送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就诊。

接诊的老年医学科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吴奶奶肚子结痂处按压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大片皮肤烫伤发红,考虑是二度皮肤烫伤并感染。

“暖宝宝不蛮热啊,老人自己也没有觉得烫,怎么就烫得这么严重呢?”吴奶奶的家人非常不解。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表示,冬春季节冷空气频繁,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神器不可或缺,然而温暖的背后需要提防潜藏的危险——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暖身贴的发热原理,是其内部物质可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发生放热反应,产生约50~60℃的热度。看似温度不高,但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发低温烫伤,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儿童等皮肤末梢循环差、皮肤神经不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

余慧建议,不要长时间使用暖身贴取暖,更不要在睡觉时使用,以免在睡眠中发生烫伤;购买暖身贴时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量认证的产品,使用时要隔层薄衣,不可将暖身贴胶面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皮肤烫伤或过敏;使用过程中若感觉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就医。

余慧表示,一旦烫伤,冲、脱、泡、盖、送五个处理步骤非常重要。

冲:烫伤后,应立即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凉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这样能迅速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阻止热力继续损伤皮肤、减轻疼痛。

脱:在充分冲洗后,小心脱下受伤部位衣物,不要强行撕扯,避免弄破水泡,加重伤势。

泡:将烫伤的部位放置于干净的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注意不可在凉水中加入冰块,或浸泡时间过长。

盖: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无菌纱布、保鲜膜将烫伤部位盖上并固定。

送:尽快送医院进一步处理,切忌使用“土方法”,在创面涂抹酱油、牙膏、蛋清、紫药水、香灰、泥土、蚯蚓等“外用药”,会造成创面加深、感染等不良后果,且影响医生判断。

来源:红网

作者:熊燕

编辑:马婉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