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家长们,请收藏这份手足口病家庭护理妙招
2025-03-21 21:49:17 字号:

@家长们,请收藏这份手足口病家庭护理妙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介绍,手足口病在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分,一般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症状

发病前潜伏期为2~10天。手足口病多数病情较轻,典型表现是发热,手、足、口腔和臀部等出现丘疹、疱疹等皮损。少数为重症病例,伴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普通型症状特点

急性发病,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可见疲倦、咳嗽、流涕、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2天,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中度热,在38℃左右。

2.不同部位出疹表现

口腔黏膜:发病后1~2天,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灰黄色溃疡。皮疹为粟粒大小。口腔黏膜出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伴有咽痛、嘴痛、流口水,婴儿可因此拒绝进食。

手、足、臀等部位:手、足、臀等部位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

躯干、膝盖:疱疹呈离心性分布、圆形凸起,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疱内有少量浑浊液体,5~10天内结成硬皮,然后逐渐消失。

3.皮肤损伤(皮损)特点

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一般1周左右消退,消退后不留瘢痕。发病2~4周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脱甲(指甲或者趾甲脱落)。

4.重症型症状特点

少数人(多为3岁以下的小儿)病情进展迅速,属于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也具有普通病例的前驱症状、发热、出疹等表现,还可在发病后1~5天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粪便排出的带病毒污染环境后又被带到胃肠道进行传播;

唾液传播:打喷嚏、咳嗽或这些行为污染的空气飞沫,可传播本病;

污染物传播。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饭前便后也要先洗手,最好用洗手液、肥皂等带有杀菌作用的清洁剂在流动的水的状态下洗手,以达到去菌的效果。

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消毒药物:84消毒液;0.5%碘伏。

消毒药物的浓度配置简易方法:半脸盆水加84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浓度;将1瓶盖(10mL)的84消毒液倒入脸盆中,再加入1000mL水,搅拌均匀就可以使用了。

84消毒液对皮肤和口腔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如果直接接触原液会有轻微的疼痛感,使用时应佩戴防护口罩与手套。

不要喝冰水和吃冷饮,多喝开水或温开水。宝宝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多食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通讯员 吴亮)

来源:红网

作者:吴亮

编辑:马婉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