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吴起龙)4月18日,在国家医保局组织召开的“医保部门助力科技创新”分享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处处长蒋炳镇表示,目前我国已发布的27批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中,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新增价格项目达100余项,包括“人工心脏”“人工耳蜗”“人工喉”等。
“医保部门密切关注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新发展,聚焦临床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填补诊疗空白、满足患者需求。”蒋炳镇介绍说,为解决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需要,国家医保局在心血管立项指南中新设辅助装置植入费、取出费等3个“人工心脏”相关价格项目,解决“人工心脏”植入、取出等关键环节的收费问题。
具体来看,目前“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整体费用已从百万元级别降至70万元左右。4月1日,天津市医保局已率先对接落地,制定政府指导价,其中置入费13000元,取出费6500元。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一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听力问题备受关注。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乃至全聋的有效手段。
2025年3月起,全国各地相继执行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政策,单套价格从平均21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工耳蜗”治疗的经济门槛。
国家医保局在耳鼻喉立项指南中,配套设立“人工耳蜗”植入费、取出费、适配费等价格项目,同时将畸形耳蜗作为加收项,并鼓励医疗机构为病情复杂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新增的价格项目还涉及人工瓣膜器械、质子放射治疗技术、脑机接口等。
“医保既是民生工作,也是经济工作;既是托底保障,也是创新引领;既是付费部门,也是赋能部门。”蒋炳镇说,接下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秉持开放的态度,畅通高水平新技术价格立项的绿色通道,推动满足患者急需的创新成果,加快进入临床,及时获得收益回报,赋能新兴健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适应群众医疗需求和临床技术进步的趋势。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婉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8/65/1488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