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开启新“声”活 先天性耳聋姐妹走进有声世界
2025-04-25 11:29:16 字号:

开启新“声”活 先天性耳聋姐妹走进有声世界

微信图片_20250424160655.png

4月24日,姐妹俩顺利开机,开启新“声”活。

红网时刻新闻4月25日讯(通讯员 彭湘粤)4月24日,随着人工耳蜗开机调试完成,先天性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女孩小萱(化名)和小馨(化名)第一次听到了这个世界的声音

家住邵阳的小萱小馨今年5岁,她们出生时听力筛查发现双耳听力异常,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被诊断为先天性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据了解,孩子的妈妈、外婆均为聋哑人。医师建议其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一直未能给孩子进行手术。

今年3月,爸爸给姐妹俩申请了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免费人工耳蜗产品,小萱和小馨于今年3月20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顺利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术。4月24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师尹江龙为她们进行开机,姐妹俩终于可以在这一天首次听到这世界上美妙的声音了,从此将走向有声世界,开启新“声”活。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或仿生耳)是一种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恢复或获得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该装置能把外界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绕过受损的毛细胞(感音性聋患者内耳受损部位)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将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听觉中枢,使耳聋患者听到声音。

为什么要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

湖南省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敏提醒,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部分可通过佩戴助听器获得听力补偿。但对于助听器效果不佳或极重度聋儿来说,必须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而且越早植入越好。因为听觉发育在胎儿期就开始了,出生后1-2岁左右发育成熟。言语发育较听觉晚,出生才开始,一般1岁开始说单词,2岁说短语,3岁以后逐渐流利地讲长句子。

对于低龄耳聋患者来说,由于听觉系统不能接受正常的听觉信息,听觉皮层将不能形成正常的听觉-言语联系,导致听觉皮层退化,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不易通过以后的学习再重新发育。

更重要的是,对语前聋的儿童来讲,3岁以前,是孩子语言中枢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对于先天性耳聋患者,越早接受越好。 

人工耳蜗植入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重新听到声音,更重要的是使患者能听懂和理解声音,学会或恢复语言交流,因此必须重视术后听力语言康复。对于语前聋患者,听觉语言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完全没有发育,他们的听力年龄,只是从开机开始算起,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需要从觉察声音、分辨声音、理解语言及发展说话等过程中逐步发育,建立起自己的听觉语言系统。术后听力语言康复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和家长配合实施。

父母应该如何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呢?

重视出生时听力筛查结果,目前国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以后必须进行听力筛查检查。如果第一次筛查未通过,需在生后 42 天进行复筛。如果复查仍未通过,3个月内需要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干预。即便是初筛通过了的宝宝,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当时的检查结果而放松了警惕,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他对声音的反应。定期检查听力情况。

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行为,可以判断他对声音的反应。因为宝宝不能自己表达是否可以听到声音或者感觉声音变小了,细心的家长应该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应该留意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及行为习惯,从而发现宝宝听力是否有问题。

宝宝在3月大时在听到声音以后,应能将头转向声源;6个月-7个月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可以头向后转向声源,能发 “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能听懂自己的名字。10个月-12个月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经发育很好,能够随着音乐摆手,并能寻找视野以外的声音,听到大人的指令后能够指出自己的五官,如眼睛、耳朵、嘴等等,如果家长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现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行为反应有滞后现象,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查,排出异常。

做好优生优育,孕期保健。有耳聋家族史的夫妇建议进行耳聋基因检测,评估遗传风险,避免近亲结婚,孕期需要预防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等感染,孕期避免接触宠物粪便、生肉,注意卫生,定期产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等)。

来源:红网

作者:彭湘粤

编辑:杨胜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