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8岁的张先生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异常发黑,起初以为是吃了动物血制品未加重视,持续一个星期后,出现了乏力、头晕症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余仁贵来科普一下。
哪些情况可能诱发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是首要因素。血液在肠道停留4小时以上会发生氧化反应,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导致粪便呈现柏油样黑亮特征。常见诱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病症。
食物因素需与病理性黑便区分。摄入鸭血、猪血等动物血制品,或桑葚、蓝莓等大量深色水果,以及活性炭或铁剂补充剂都可能造成大便颜色变深。此类黑便通常无特殊臭味,且停止摄入后1-3天即可恢复正常。
长期服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补铁剂会使大便呈黑绿色;铋剂类药物与肠道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铋,导致粪便表面发黑但内部颜色正常。
黑便持续多久需要警惕?
食物药物引起的生理性黑便多在停止摄入后24-72小时消退,若超过3天未改善或伴随下列症状,应及时就诊:粪便呈现柏油样光泽、散发特殊腥臭味、伴有心慌乏力等贫血症状、近期体重异常下降。
特殊群体需提高警惕:有肝硬化病史者出现黑便可能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人群突发黑便要排查消化道出血;中老年患者首次出现不明原因黑便建议尽早就医。
如何观察和记录身体信号?
建议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粪便颜色,手机拍照记录时关闭闪光灯避免色差。同时关注排便频率、粪便质地变化,记录伴随症状如腹痛部位、头晕发作时间等。就诊时提供近三日饮食清单、用药记录,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因至关重要。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发现黑便既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轻心,发现单次黑便可先排除饮食干扰因素,若连续两次排便仍呈黑色,建议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空腹饮酒,减少过烫饮食摄入。同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可将筛查年龄提前。(通讯员 卿佩星)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3/1497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