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11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我国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注册护士数量以年均8%左右的幅度逐年增加,护理专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护理服务、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实施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等,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临床和社会。目前,医疗机构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病区占比超过85%,旨在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病护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通过实施老年护理提升行动、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推动老年居家护理服务发展等,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为群众提供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安宁疗护等服务。目前,各地共计4000余家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7类60余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
同时,各地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取得积极成效。上海市采取有效措施为临床一线护士减负,要求医疗机构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静脉配置中心,三级医院床边监护系统逐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输液自动化监测系统全覆盖。山东省聚焦老年人构建以医院为依托、老年医学科为重点、其他机构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打造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为依托的分层分类院外老年护理延续服务体系,建立以县域为单位的院外延续服务共同体。湖南省强化顶层设计,将“互联网+护理服务”纳入本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强化“互联网+护理服务”监督管理,已有138家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实现市州全覆盖。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制订“十五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五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持续扩容护士队伍、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推动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等,以及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马婉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9/56/1494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