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小满”为安,平安度夏
2025-05-21 19:28:47 字号:

“小满”为安,平安度夏

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处在春夏相交之际,它既有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又有夏天多雨热烈的特点。此时,自然界阳气开始充实,达到“小满”的状态。但因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容易变得烦躁。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生提醒,人们应该抓紧时机养生,让身体的气血也达到“小满”。小满养生主要有以下要点:

清热利湿,健脾养胃

小满节气雨水增多,暑热始显。

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同时人们夏季喜食冷饮,湿气侵入人体,同时外湿易于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

因此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利水渗湿为原则,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且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日常还要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

养护心阳,宁神定志

小满气候闷热,容易让人产生内热,在内热、外热交加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心火旺盛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小便热痛、便秘、心烦易怒等。心与夏气相通应,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日常生活注意养心。

日常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宁神定志,神静心安。少食冷饮等过凉之物,因夏季阳浮于外,阴蛰于内,过量食用冷饮祛暑反而易伤及自身阳气。

小满饮食:忌生冷厚腻

小满时节虽然气温渐高,但是万万不能贪食寒凉而伤及阳气,小满时节也是湿气始生之时,此时若饮食肥甘厚腻,在即将来临的长夏季节则会多发湿疹等湿邪所致疾病。煎烤烹炸各类肥甘厚腻加上冰镇啤酒,是健康大忌。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

推荐运动:八段锦

八段锦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练习八段锦可以调节精气神,缓解疲劳,放松身心,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若没有充足的时间,八段锦可以选一至两段进行锻炼。如小满时节心脏为夏季主令,心火偏旺,可多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式,以清热降火;脾胃虚弱的人群,可以经常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式,可健脾和胃。

穴位保健:常按三穴

足三里: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丰隆: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承山: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祛湿要穴之一,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同时也是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脱肛、痔疮等病的常用效穴。

养生粥推荐:苡仁粳米橘皮粥

材料:薏苡仁50g,玉竹10g,橘皮5g,大枣10枚,粳米200g。

制法: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

作用: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

中医特色疗法推荐:脐灸

脐灸是在肚脐(神阙穴)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的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以及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脉络的功能,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

微信图片_20250521162309.png

脐灸现场。

适应症:

1.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虚寒泄泻等。

2.呼吸系统疾病:外感风寒导致的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肺气较虚的疾病。

3.妇科疾病: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妇女崩漏等。(通讯员 秦露)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秦露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