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5个坑了无数年轻人的高血压误区!第3个几乎人人都中招!
2025-10-13 17:29:09 字号:

5个坑了无数年轻人的高血压误区!第3个几乎人人都中招!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记者 戴丹 通讯员 翁春艳)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中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在中青年人群中,血压偏高的比例不仅占比大,而且增长速度更快。令人担忧的是,中青年患者的治疗和血压控制率甚至低于老年人群。

刚刚过去的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从临床角度,为大家澄清五个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没有不适感=血压正常?

在门诊,经常有年轻患者说:“我没什么不舒服,血压高一点没关系吧?”这种靠“感觉”判断病情的想法非常危险。

高血压素有“沉默杀手”之称,很多患者在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血管其实已经受到了明显损害。对于中青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尚可,症状往往更为隐匿,但长期血压升高会持续损害血管、导致心肌肥厚、肾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请记住,有没有血压增高是看血压值: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而非有无症状,某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还需要专科医生进行精准诊断。

误区二:降压药一旦服用就停不下来,还伤肝肾?

不少患者对降压药心存顾虑,担心依赖性或肝肾功能损害,转而寻求食疗或偏方。事实上,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安全性高,副作用可控。真正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是持续的高血压状态,而非规范用药。

例如,中青年高血压常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医生可能会优先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RAS阻断剂,这些药物不仅能有效降压,还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请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合的长效降压药,实现平稳控制,这才是对健康负责的态度。

误区三: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

尽管年轻人血管弹性较好,但我国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20-39岁青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144%,40-59岁人群上升87%。熬夜、高盐饮食、精神压力大是重要诱因。中青年高血压已呈明显“年轻化”趋势,且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常合并肥胖及代谢异常。如果不加以干预,未来10年内心血管风险将增加40%以上。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建议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以及早发现异常。

误区四:血压正常就能立刻停药?

一些患者服药数日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血压正常是药物起效的表现,并非高血压已“治愈”。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反弹,这种剧烈波动对血管的冲击比持续性高血压更大!

中青年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如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控制良好,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误区五:只靠清淡饮食和运动就能代替药物?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态平衡)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确实有助于降低血压(约5-10 mmHg),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于明确诊断为中度及以上高血压的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完全替代药物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才是血压达标的“压舱石”。理想的高血压管理应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规范用药相结合。

管理高血压,科学认知是第一道防线。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别让错误认知损害您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翁春艳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