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通讯员 刘维维)2025年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作为新手妈妈,你在关注宝宝的同时,也需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产后长时间卧床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而科学的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风险。
为什么产后易发生血栓?
血流瘀滞: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产后活动减少,进一步加重血流缓慢。
血管壁损伤: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分娩过程都可能对盆腔和下肢血管造成一定损伤,从而激活凝血机制。
血液高凝:产后身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分娩过程中身体为预防过量出血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状态在产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何有效预防血栓?
关键在于保持适当活动和早期识别。
早期活动很重要:顺产后即可开始活动,剖宫产6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活动脚踝。所有产妇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床上运动不可少:推荐进行踝泵运动:仰卧,双腿伸直,缓慢勾脚尖并保持几秒,再缓慢绷脚尖保持几秒,重复进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降低血液粘稠度;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压迫血管;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预防便秘。
高风险人群需特别注意:高龄、肥胖、剖宫产、多胎及有血栓病史的产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或接受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促进血液回流。
在世界血栓日这个特殊时点,提醒每位新手妈妈,在呵护宝宝的同时也要关爱自己。了解风险,积极预防,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才能安心享受这段珍贵的育儿时光。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维维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4/57/1534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