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别做“脆皮”中年人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应定期为骨骼做“年检”
2025-10-20 16:31:32 字号:

别做“脆皮”中年人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应定期为骨骼做“年检”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0日讯(记者 李雅婷 通讯员 何宇)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寂静的流行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健康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会使得骨骼变得脆弱,更容易骨折。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骨关节二科雷静医生解释,可以将骨骼比作一个“骨银行”。在成年之前,我们通过饮食和运动不断向“银行”存入骨量。大约在30-35岁时,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骨量流失的速度逐渐超过储存速度,“银行”开始出现“赤字”。当“赤字”达到一定程度,骨骼就会变得如同海绵般多孔、脆弱,这就是骨质疏松。

雷静医生看诊中。.jpg

雷静医生看诊中。

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骨骼健康?

雷静医生指出,以下几类人群属于骨质疏松的高风险群体,应格外关注骨骼健康:首先是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其次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若父母曾有骨质疏松或髋部骨折史,子女患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此外,长期饮食不均衡、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者,以及平日缺乏运动、日晒不足、有吸烟酗酒习惯或经常摄入大量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料的人,也需引起重视。同时,体型瘦小或体重过轻者,以及因某些疾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同样属于高风险范畴。

日常如何守护我们的骨骼?

雷静医生表示,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而预防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在营养方面,建议保证每日足量钙质摄入,多食用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及坚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每天15-30分钟的日晒(避开强光时段)以及适量食用海鱼、蛋黄等方式获取。

在运动方面,推荐参与步行、慢跑、跳舞等能够增强骨密度的负重运动,并结合举哑铃、使用弹力带等抗阻训练来强化肌肉力量,保护骨骼。还可适当进行太极拳、金鸡独立等平衡训练,以降低跌倒风险。

此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宜体重、避免过度减肥,同时控制咖啡因与盐的摄入量,全方位守护骨骼健康。

医生提醒: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操作简单、无痛。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延缓骨量流失,降低骨折风险。

骨骼健康是支撑我们活力生活、安享晚年的重要基础。今天正值世界骨质疏松日,雷静医生特别呼吁:请尽早为您的“骨银行”储备充足资本,定期关注骨密度变化,坚持均衡营养与科学运动,积极守护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何宇

编辑:周曼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