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排便出现这些变化,可能是肠道长了息肉
2025-10-20 16:52:13 字号:

排便出现这些变化,可能是肠道长了息肉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0日讯(通讯员 朱英)大肠息肉,又称结直肠息肉,是肠道常见的良性病变。部分类型的息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逐渐进展为肠癌。大肠息肉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需要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这也导致不少人在息肉初期未能及时察觉,增加了健康风险。长沙东大肛肠医院特聘专家荣新奇表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大便的异常变化,初步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便血

便血是肠息肉的常见信号之一。肠息肉导致的出血通常量少、血色鲜红,有时伴随黏液排出。这种出血源于息肉表面受到摩擦或炎症刺激,虽不严重,但持续出现需要警惕。长期忽视可能延误诊断。

大便形状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形态相对稳定,若发现大便突然变细、变扁,或者表面出现明显的凹槽、划痕,可能是肠道内的息肉占据了一定空间,对通过的大便造成挤压,进而改变了大便的形态。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的突然变化,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可能是肠息肉的信号。息肉可能干扰肠道正常蠕动功能,影响粪便排出。这种异常往往伴随腹部不适,需及时评估以排除其他肠道问题。

息肉脱垂

靠近肛门的息肉,在排便用力时可能脱垂出肛门外。频繁脱垂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局部并发症。这种症状多见于较大或位置较低的息肉,需专业检查确认。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温馨提示:日常应多关注排便情况,若发现持续的排便异常,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降低肠道问题发生的风险。

来源:红网

作者:朱英

编辑:马婉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