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讯(通讯员 葛秋蓉)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抬手取高处物品时,肩膀后侧隐隐作痛;长时间用电脑、玩手机后,上臂外侧发麻酸胀;尝试过按摩、贴膏药,肩臂不适却反复出现?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肩膀深处一块“不起眼”的小肌肉——小圆肌,它正是引发肩臂酸痛、活动受限的原因所在!
小圆肌是“干什么”的?
小圆肌是每一个人肩颈的“守护者”,它负责肩关节外旋,辅助手臂向后、向外活动;稳定肩胛骨与肱骨的连接,减少肩关节压力;协同其他肩袖肌群,保护肩关节不脱位。
为什么小圆肌容易“出问题”?
现代生活方式让小圆肌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1.不良姿势是主因:久坐时含胸驼背、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会导致小圆肌持续收缩,久而久之形成肌肉紧张结节;
2.发力习惯错误:搬重物时只用手臂发力,忽略肩部肌群协同,小圆肌被迫“代偿”承重;
3.运动后缺乏放松:健身、打球后只关注胸肌、二头肌等大肌肉,小圆肌的乳酸堆积被忽视;
4.肩关节外伤后遗症:曾有肩袖损伤、肩周炎的人,小圆肌可能因长期代偿而变得敏感僵硬。
小圆肌为什么会引发手臂麻痛?
小圆肌紧邻腋神经,这一神经负责传递肩臂部位的感觉与运动信号。长期不良姿势会让小圆肌持续紧绷、劳损发炎,肿胀后容易压迫腋神经。肩周炎、肩袖损伤等问题会加重肌肉僵硬或萎缩,进一步加剧神经压迫,导致麻痛感沿手臂放射。
如何护好小圆肌、缓解手臂麻痛?
1.保持正确姿态:站立或坐姿时肩膀自然打开,背部挺直,避免长期内收或耷拉肩膀。
2.定时放松拉伸:每工作1小时,做扩胸、耸肩放松动作,缓解肌肉紧张。
3.强化肌肉力量:手肘贴紧身体,手握轻物(如矿泉水瓶)做肩部外旋训练,循序渐进提升小圆肌稳定性。
4.避免不当发力:提重物、转肩时避免突然用力,减少肌肉拉伤风险。
5.及时处理不适:出现肩痛、手臂麻木时,可通过热敷、理疗缓解,症状持续需就医检查,避免小问题拖延。
放松小圆肌的简单动作
1.靠墙拉伸
后背靠墙站立,手臂自然下垂,肩胛骨向后、向中间收紧;
缓慢将手臂向外打开,直到前臂贴紧墙面,感受肩膀后侧牵拉感;
保持15-20秒,换侧重复,每组3次。
2.网球放松(深层缓解紧张)
将网球放在肩胛骨外侧缘(小圆肌位置);
后背靠向墙面,缓慢上下移动身体,让网球滚动按压紧张部位;
力度以微痛为限,每组5分钟,每天2组。
3.弹力带外旋(强化肌肉平衡)
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在身体前方,手臂弯曲90度贴紧身体;
手握弹力带另一端,缓慢向外旋转手臂,感受小圆肌发力;
每组15次,换侧重复,每天2组。注意发力时肩膀不要耸肩。
4.毛巾拉伸(改善肌肉粘连)
双手握住毛巾两端,放在身后,像“搓背”一样,上方手臂将毛巾向上提拉;
感受下方肩膀后侧的拉伸感,保持15秒,换侧重复,每组3次。
来源:红网
作者:葛秋蓉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396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