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讯(通讯员 唐婷)“才30岁,腰怎么就垮了?”30岁的小谭突发腰痛,以为是累着了,休息一天后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弯腰、转身时还加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腰肌劳损。
如今,越来越多像小谭这样的年轻人,被腰肌劳损缠上,腰痛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周启兵来跟大家聊一聊年轻人腰肌劳损的真相。
腰肌劳损常见3大诱因
什么是腰肌劳损?简单说就是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因长期劳累、急性损伤后恢复不佳,出现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核心症状是腰部隐痛、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腰肌劳损?3个诱因最常见。
久坐不动+姿势不良。这是年轻人的“头号杀手”!长期坐在电脑前办公、低头刷手机,腰部肌肉会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就像持续拉伸的橡皮筋,时间长了会疲劳断裂),加上坐姿不端正(弯腰驼背、跷二郎腿),会进一步加重腰部负担,慢慢引发劳损。
急性损伤后没养好。运动时热身不足、搬重物姿势错误,或突然扭腰,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拉伤。很多人觉得“休息几天就好”,没及时治疗或恢复期间过早活动,损伤的肌肉、筋膜无法完全修复,就会转为慢性劳损。
缺乏运动+核心薄弱。现在年轻人多“宅家”,腰部肌肉长期不锻炼,力量薄弱,无法有效稳定腰椎。就像“豆腐渣工程”,稍微受力就容易出问题,再加上偶尔剧烈运动,很容易诱发腰痛。
腰肌劳损的典型症状对照看
腰肌劳损有哪些典型症状?
腰部疼痛:多为隐痛、胀痛或酸痛,疼痛位置比较广泛,按压腰部肌肉时会有明显压痛,劳累、弯腰、久坐后加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这是和普通“腰累”的关键区别)。
活动受限:弯腰、转身、久坐后起身时,腰痛会加剧,部分人还会感觉腰部“发僵”,需要慢慢活动才能缓解。
无下肢放射痛:和腰椎间盘突出不同,腰肌劳损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一般不会放射到大腿、小腿或足部,也不会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
确诊后该怎么治?记住“休息≠躺平”。
首先,科学休息+避免诱因: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适当减少腰部负重,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不要睡过软的床垫(建议睡硬一点的床垫,给腰椎足够支撑)。但注意:休息不是“一直躺平”,长时间卧床会让肌肉更无力,反而加重劳损,每天可适当起身活动。
其次,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炎症和疼痛。也可外用活血止痛的膏药或药膏,避免自行口服止痛药(可能损伤胃黏膜)。
第三,核心训练是关键(恢复期重点):疼痛缓解后,必须通过锻炼强化腰部肌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荐3个简单易操作的动作:
小燕飞:趴在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缓慢抬起头部、胸部和双腿,感受腰部肌肉收紧,保持3-5秒后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2-3组(注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禁用)。
五点支撑:仰卧在床上,双腿弯曲,双脚、双肘、后脑勺着地,缓慢抬起臀部,让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3-5秒后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2-3组(适合所有人群,安全无压力)。
靠墙静蹲:后背靠墙站立,双腿弯曲呈90度,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1分钟后放松,每组3-5次,每天2组(锻炼腿部和腰部肌肉,稳定腰椎)。
周启兵提醒,如果腰痛持续超过1-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异常等症状,可能是合并了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预防腰肌劳损,年轻人要做好这4件事
年轻人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首先是要告别“久坐魔咒”:每坐45-60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做几个伸展动作(如弯腰摸脚尖、转腰),放松腰部肌肉;办公时保持坐姿端正,腰部可放一个靠垫提供支撑,双脚平放地面,不跷二郎腿。
其次,养成正确的用腰习惯:搬重物时用“腿发力”,弯曲膝盖、保持背部挺直,不要直接弯腰搬;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刷手机,可把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的位置。
再次,坚持规律锻炼:每周至少运动3次,除了核心训练,还可以选择游泳、瑜伽、慢跑等运动,全面强化肌肉力量,为腰椎“保驾护航”。
最后,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直接吹空调、风扇,夏天穿露腰装时可搭配薄外套,防止腰部受凉引发肌肉痉挛。
腰肌劳损的核心是“三分治、七分养”,与其等疼痛发作再补救,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护腰的好习惯,只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科学治疗和锻炼,就能逐步恢复。
来源: 红网
作者:唐婷
编辑:戴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400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