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通讯员 朱英)又到了吃山楂的季节,街头巷尾的冰糖葫芦、糖雪球,总能凭借酸甜口感俘获不少人的味蕾。但不少人因为偏爱其酸甜滋味越吃越上头,结果不小心摄入过量,导致了胃胀、反酸甚至胃结石等不良后果。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张淑红指出,山楂虽好,却不能无节制食用,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过量摄入可能引发多种不适。
过量食用山楂的潜在风险
刺激胃黏膜:山楂含有较多的果酸和有机酸,这些成分会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或大量食用可能损伤胃黏膜,敏感人群容易出现胃部灼热感、反酸、胃痛等症状。对于本身就有胃炎、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过量食用可能加重病情,影响肠胃正常的消化功能。
增加胃结石形成风险:山楂中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后,易与蛋白质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再与果胶、食物纤维等凝结成团,形成胃结石。结石滞留胃中可能引发腹痛、呕吐,若进入肠道会造成梗阻,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等危急症状。
引发肠道不适:山楂中的鞣酸可能增加肠道收敛性,引发便秘。部分人群特别是肠道较弱的人,可能因为果胶和膳食纤维过量摄入造成腹泻、腹痛、便稀等不适。
如何健康食用山楂?
避免空腹食用:建议在餐后1小时至2小时食用,可搭配其他食物以减少刺激。
控制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食用鲜山楂不超过10颗,山楂干等加工制品不超过30g。
特殊人群慎食:胃酸过多、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胃肠疾病患者限制食用;老年人及儿童消化系统较弱,建议少食或煮熟吃;孕妇需谨慎食用,山楂可能引起子宫收缩。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温馨提示:秋冬是胃肠疾病高发期,合理饮食、细嚼慢咽、不过量不贪多,才是给肠胃最温柔的呵护。若出现持续胃痛、腹胀或者排便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
来源:红网
作者:朱英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01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