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孩子手心发白、注意力差?警惕缺铁性贫血!
2025-11-12 12:04:35 字号:

孩子手心发白、注意力差?警惕缺铁性贫血!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通讯员 吴文娟)当孩子总说“没力气”,跑几步就喘气;或是上课总盯着窗外,很多家长可能会以为是孩子“懒”或“调皮”。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和“偷懒”相关的表现,背后可能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当孩子的手心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透着粉红,反而有些发白时,更要多留个心眼。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所引起的贫血,对儿童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发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容易缺铁?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其中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更易发生缺铁,具体原因如下:

1.婴幼儿期

此阶段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随之增加;若喂养不当,如未及时添加强化铁的辅食,或存在偏食、挑食、动物类食物摄入不足的情况,甚至饮用未经处理的鲜牛奶,都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此外,慢性腹泻、肠道过敏、反复感染等问题,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或导致铁流失,进而引发缺铁。

2.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进入身体猛长期,对铁的需求大幅增加;女孩会因生理期导致铁随血液流失,进一步增加铁需求;部分孩子为追求身材苗条而节食减肥,导致铁摄入不足;同时,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运动过量等因素,也会让身体对铁的需求“供不应求”,增加缺铁风险。

识别缺铁性贫血,这些信号别忽视

家长可通过以下信号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

1.面色、嘴唇、手掌苍白,缺乏血色;

2.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慢、情绪容易烦躁;

3.抵抗力较差,容易反复生病;

4.少数孩子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吃墙皮、泥土等异常行为。

血常规检查是判断孩子是否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手段,其中重点关注血红蛋白(Hb)数值。根据我国标准,不同年龄段贫血诊断标准如下:

image.png

预防是关键:科学饮食与定期监测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应贯穿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核心在于“科学饮食”和“定期监测”:

1.婴幼儿科学喂养

母乳妈妈需保持营养均衡,为孩子提供充足的铁储备;孩子满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强化铁米粉,并逐步引入红肉(如牛肉、猪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搭配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促进铁的吸收。

2.青春期预防要点

鼓励孩子多吃红肉、鱼虾、黑木耳、红枣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挑食、节食,饭后尽量少饮茶和咖啡,防止其影响铁吸收;烹饪时可使用铁锅,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引导孩子科学运动,避免过量出汗,减少运动性贫血的风险。

3.定期筛查

建议婴幼儿从6月龄开始,每3-6个月检测一次血红蛋白;青春期儿童若出现上述缺铁性贫血相关表现,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生提醒,孩子缺铁性贫血是可防可治的。家长需树立科学的喂养观念,重视富铁食物的摄入,充分利用儿童保健系统为孩子进行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贫血异常,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补铁,做好健康管理,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孩子远离贫血困扰。

来源:红网

作者:吴文娟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