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通讯员 李佳丽 杨珍)“当时家里人都觉得我肯定不行了,是长沙市第四医院的专家们没有放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所有医护人员,你们不仅医术高超,更像家人一样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出院前,乐娭毑(化名)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不久前,乐娭毑因突发剧烈胸痛被紧急送至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经检查,被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急。急诊急救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医师迅速介入,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ABP植入术,打通堵塞的血管、改善心脏泵血功能。然而,由于心肌梗死面积大,乐娭毑出现了严重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出现障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夏凤强迅速启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预案。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超声医学科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快速集结,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为乐娭毑实施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为濒临崩溃的心脏和全身器官争取宝贵的“休息”和“修复”时间。
当ECMO设备成功运转后,乐娭毑的血压逐步回升,血氧饱和度逐渐改善,一度濒临崩溃的循环系统稳定下来。然而,ECMO的支持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管理更为复杂和关键。在重症监护室(ICU)里,医疗护理小组持续守护在乐娭毑床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每天根据乐娭毑的身体情况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做好心脏功能的评估、容量的管理、抗凝策略的制定以及感染的预防等。
5天后,乐娭毑的心功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恢复迹象。经心脏超声评估,达到了撤机标准。医疗团队抓住这一关键时机,在严密监护下顺利为她实施ECMO撤机。撤机后,超声显示心脏跳动有力,生命体征平稳。
脱离生命危险后,乐娭毑在康复理疗科医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心脏康复治疗。从床旁被动活动,到慢慢坐起,她的身体机能一天天恢复。脸上也重现了久违的笑容,顺利转入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普通病房。
这场跨越急诊急救中心、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理疗科、超声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生死营救”,让更多人看到,面对危重疾病时,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分秒必争的救治速度与细致入微的护理,能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来源:红网
作者:李佳丽 杨珍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6/154253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