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由经典甜品杨枝甘露改造的“固体杨枝甘露”爆红,一举成为“新晋入冬美食顶流”。“固体杨枝甘露”“发明固体杨枝甘露的人是天才吧”更是登上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固体杨枝甘露爆火 网友:什么满级厨神系统啊!
软糯浓郁的芒果果肉邂逅脆嫩酸甜的柚粒,再覆上一层丝滑绵密的酸奶,这就是“固体杨枝甘露”。

有网友看完博主分享的“固体杨枝甘露”做法后,感叹:“什么满级厨神系统啊!”

还有网友主动进行了“二创”:“我觉得里面可以加点爆爆珠,还有椰果应该会更好吃。”

社交媒体爆火的同时,网友们分享的“固体杨枝甘露”已经升级出了2.0版,脆啵啵、坚果等食材纷纷加入。

作为“能拿在手里啃的杨枝甘露”,它不仅解决了液体杨枝甘露容易洒漏的问题,“零门槛”的制作教程也吸引很多网友自制美食。
“固体杨枝甘露”简易版教程:
首先,把芒果削皮对半切块。
然后,把椰浆少量多次倒进酸奶混合成不易流动的淡奶油状,将其均匀抹在芒果果肉上。
最后,铺满剥好的柚子粒,将其放冰箱冷冻20分钟就完成了。
小贴士:芒果建议选择成熟度适中的,口感更甜。酸奶可依个人口味选择,干噎酸奶口感更浓郁。
这些“新晋入冬美食”你吃过哪些?
除了“固体杨枝甘露”,各种“新晋入冬美食”也在初冬走红。不少网友看完表示:一到冬天,大家的吃商都提高了。
“跨界美食”奶皮子糖葫芦
所谓奶皮子糖葫芦,比较常见的,是在传统糖葫芦外面贴一层奶皮子,口感层次丰富,圈粉不少年轻人。

土豆新吃法“烤冻土豆”
“烤冻土豆”,顾名思义,先把土豆放冰箱冷冻一晚,再加水解冻、拧干水分、脱皮,最后撒上调料、空气炸锅炸25分钟。表面焦黄带脆,咬开是热乎乎的绵密感。

“冰火两重天”蜜薯冰激凌
在烤得焦黑流油的红心蜜薯中间填入丝滑的冰激凌,再撒上桂花碎或焦糖脆片,一口下去,感受“冰火两重天”的美味。

入冬美食“吃上头”?警惕这些健康问题
这些“入冬美食”在占据我们味蕾的同时,也可能正悄悄成为身体的负担。
寒凉叠加 脾胃虚弱人群慎食“固体杨枝甘露”
有网友表示在食用“固体杨枝甘露”后,出现了面色发黄、腹痛、便秘等症状。

专家介绍:其原因在于芒果、柚子都属于寒性水果,当它们叠加一起冷冻后再食用时,就更增加了寒性,引起肠胃刺激。所以,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此类寒凉组合食物。
专家建议,冬季饮食补养以温热为主,如羊肉、鸡肉、牛肉等肉类,还可以适量选择核桃、芝麻、韭菜、木耳食用。
小心“高热量炸弹” 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奶皮子糖葫芦这类“高热量炸弹”在冬季并不会为身体带来“高温暖”,反而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秋冬季是发生中风、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魔鬼阶段”,但这类疾病早已不是老年人“专属”。过量摄入高糖食物引起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导致部分中青年人早早就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并非所有高糖食物都具有相同的危害性,关键在于摄入量和频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戴丹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7/154292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