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5日讯(通讯员 苏津平)“终于不疼了!折腾了大半年,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个病。” 近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门诊,术后复诊的巧女士(化名)难掩激动,向医生表达感谢。
泌尿专科多次排查无果,疼痛根源成谜
今年34岁的巧女士,近2月来被反复出现的经期右侧腰腹部胀痛所困扰,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行走和睡眠。起初,她怀疑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前往外院的泌尿外科就诊,完善了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泌尿系CT 等多项检查。然而,检查结果仅提示 “右侧输尿管扩张”,未发现结石、肿瘤、炎症等常见泌尿系统病变,也无其他明显阳性指标,医生给予对症止痛、解痉、输尿管支架等多种治疗后,症状缓解效果并不明显,疼痛依旧反复发作。
“每次疼起来都坐立难安,吃了止痛药也只能管一时,可就是查不出原因,我真的快崩溃了。” 回忆起那段求医经历,巧女士仍心有余悸。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就诊,寻求进一步诊治。
深挖病史锁定“隐匿病”,单孔手术精准除病灶
在详细询问病史时,医生注意到一个关键细节:巧女士的疼痛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且伴有进行性痛经加重的情况。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CA125、盆腔核磁及泌尿系统CTU等检查,在无明显阳性检查结果的情况下,聂岚主任结合巧女士的症状、病史,锁定了“输尿管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DIE)”这一少见的疾病,这应该是导致她反复腰腹痛的“隐匿凶手”。
临床高度怀疑输尿管DIE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成为关键。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已侵犯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扩张、肾积水,若不及时手术切除,可能会导致输尿管梗阻进一步加重,甚至引发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考虑到巧女士年轻,对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要求较高,聂岚主任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并请泌尿外科行MDT后决定为其实施“单孔腹腔镜下右侧输尿管异位病灶切除术 ”。
作为极其微创的手术方式,单孔腹腔镜仅需在巧女士脐部做一个约2cm的小切口,即可完成全部手术操作,相比传统多孔腹腔镜,具有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腹部几乎无明显疤痕等优势。手术中,聂岚主任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在腹腔镜下找到并切除了侵犯输尿管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第一天,巧女士即可下床活动,各项指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没想到这么微创的手术效果这么好,恢复得又快,肚子上也几乎看不到疤痕!”术后1月,巧女士门诊复查,表示疼痛已经完全缓解,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专家提醒:经期相关腰腹痛需警惕,早诊早治是关键
聂岚主任介绍,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较低,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3%,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血尿等,易与泌尿系统疾病混淆,且早期检查无明显阳性结果,导致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临床上,不少患者像巧女士一样,因反复腰腹痛先就诊于泌尿专科,在排除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且无明显阳性检查结果后,才会考虑到妇科疾病的可能。” 对于育龄期女性,若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腰腹部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在泌尿专科检查未发现明确问题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切除病灶、解除输尿管梗阻,预后良好,可有效避免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苏津平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58/154333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