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视力瞬间消失?不是疲劳是“眼中风”!
2025-11-21 20:30:29 字号:

视力瞬间消失?不是疲劳是“眼中风”!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1日讯(通讯员 彭晓芳)56岁的吴大叔在家看电视时,右眼突然陷入黑暗,眼前一片漆黑。奇怪的是,眼睛不胀也不痛。吴大叔以为是看累了,休息了五个小时,视力却毫无起色。他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赶往医院。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易美龄接诊后,经详细检查,发现情况危急:吴大叔右眼视力极差,只能勉强看清眼前30厘米晃动的手指(指数/30cm),且无法通过眼镜矫正。更关键的是,检查显示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吴大叔被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可怕的“眼中风”。

“眼中风”:一场争分夺秒的光明保卫战

易美龄介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急性致盲眼病,它源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突然中断,导致视网膜迅速缺血缺氧。致盲风险极高,预后往往很差。

“一旦确诊,必须分秒必争!”易美龄表示。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她火速展开抢救:眼球按摩降低眼压、前房穿刺释放房水进一步减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扩张血管,并立即安排吴大叔住院治疗。

中西医合璧,力挽狂澜

入院后,主治医师曾静详细询问病史并完善检查,曾医生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眼中风”的特色优势,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吴大叔属于“气滞血瘀”型。治疗方案上,采用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加减,口服以活血化瘀、养血明目。同时,精准辨证取穴,配合针灸治疗疏通经络。

经过12天的中西医结合精心治疗,吴大叔的右眼视力显著提升:从入院时的指数/30cm,恢复到了0.12,矫正视力(戴镜后)达到了0.5。

“眼中风”救治,把握黄金抢救时间

易美龄特别提醒大家: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黄金抢救时间窗仅有90分钟。视网膜缺血缺氧一旦超过4小时,就可能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然而,由于“眼中风”常常表现为突发、无痛性的视力骤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或暂时性不适,从而痛失最佳治疗时机。吴大叔在家耽搁的5小时,是非常深刻的教训。哪些人是“眼中风”的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慢病患者: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阻塞、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2、“温差”敏感者:短时间内经历剧烈温差变化,例如寒冬从暖气房走到室外,或酷夏从户外猛进低温空调房。

3、“老烟枪”:吸烟是重要诱因。尼古丁会导致血管痉挛收缩,长期大量吸烟极易诱发血管栓塞。

4、“拼命三郎/三娘”:长期过度用眼、熬夜、身体透支的人群,血管和视神经负担过重。

如何远离“眼中风”?

1、管好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是核心风险源。长期高血压让血管变脆变硬,糖尿病损害微血管,高血脂易致血栓。严格管控这些疾病是预防“眼中风”的头等大事。

2、吃出血管健康:均衡饮食是基石。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果蔬、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远离油炸、高盐、高糖、高脂食品,限制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

3、向烟酒说“不”:彻底戒烟,严格限酒。这是保护心脑血管、降低“眼中风”风险的关键一步。

4、动起来,别“焊”在椅子上:规律运动能强健心肺、促进循环、调节血脂血糖、控制体重,有效预防血栓。避免久蹲、久坐、久卧,定时活动。

5、定期体检,明察秋毫:很多慢性病早期悄无声息。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是眼底检查、血压血糖监测、颈动脉超声等,能及早揪出动脉硬化、斑块或心脑血管异常,早干预、降风险。

6、警惕视力“警报”:牢记“眼中风”特点——突发、无痛性视力骤降。一旦出现眼前突然发黑、发暗;视物模糊不清;视野部分或全部遮挡;眼前有固定黑影,哪怕只是持续几分钟的短暂视力丧失,请务必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来源:红网

作者:彭晓芳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