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9日讯(记者 周曼)近期湖南气温开启“断崖式”下跌,多地最低气温波动走低,干燥的空气搭配昼夜温差,让儿童呼吸道健康迎来“双重考验”。咳嗽、发热、喘息——这些常见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病原体博弈。随着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活跃度上升,继发性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风险增加。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10月30日公布的周报显示: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6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部分省份上升。
“从往年规律来看,抗感染类药物的销售高峰通常集中在11月中旬至12月期间,但随着今年‘流感季’提早来临,市场需求持续‘升温’。”近日,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的‘双重打击’,会造成原本自限的病毒感染迅速演变为需医疗干预的复杂感染。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病情也更容易发展成重症。”面对复杂的病原谱,抗菌药物的选择必须“有的放矢”,老百姓大药房执业药师李文虎强调:并非所有发热、咳嗽都需要抗生素,但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支原体感染,及时、规范的干预至关重要。
“肺炎支原体流行高峰期,其在儿童呼吸道病原体中的检出率非常高,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体。针对肺炎链球菌及肺炎支原体感染,抗生素作为临床常用药物,能通过抑制病原体活性发挥治疗作用。”李文虎表示,然而,当前公众对抗生素的认知仍呈两极化,或“谈抗色变”,延误治疗;或“一咳就用”,加剧耐药。其实,抗生素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钥匙。它的价值,在于精准、规范、及时的使用。
李文虎指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抗生素时,最常陷入的困惑就是“阿奇霉素和头孢类到底该用哪一个”。 这两种虽同为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常用抗生素,但适用场景、作用范围和使用方式却有着关键差异,很多家长会咨询,阿奇霉素和头孢类要用在使用时有什么差别和注意事项。
再从用药体验来看,两者的疗程和服用频率也有明显区别,这些差异直接关系到孩子服药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正因为两者区别显著。相比多数头孢类药物,阿奇霉素半衰期长,通常采用3–5天短疗程,每日一次给药,提升儿童服药依从性,而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成败与耐药风险。
家长在面对用药选择时,更需要先明确孩子的感染类型,再结合药物特性科学判断。
随着“医疗机构诊断+药店规范供药”模式日益普及,零售药店正从传统药品销售终端,转型为家庭健康管理的“第一接触点”。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欢表示:“儿童用药具有高度特殊性,家长普遍关注安全性、适口性、剂量精准性与使用便捷性。”为此,药店优化服务体系,通过引进口感和服用方式更适合儿童的药品,强化药师专项培训,结合儿童体重、诊断信息核对剂量,提供冲调演示、服药记录等工具,确保治疗方案准确落地。
“药店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健康需求的重要终端。”林欢表示,“零售药店凭借灵活的供应机制与专业的药学服务,能够在保障处方合规使用的前提下,有效承接这部分合理用药需求,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91/15417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