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痛到骨头里”?李奶奶反复治不好的痛,竟是骨质疏松在“报警”
2025-11-03 16:01:03 字号:

“痛到骨头里”?李奶奶反复治不好的痛,竟是骨质疏松在“报警”

红网时刻新闻11月3日讯(通讯员 涂晶 唐亚丽 周卫东 )“感觉太阳照进了我的骨头,把全身那股湿冷气给逼出去了,浑身都暖洋洋的、也得劲了!”近日,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就诊的李奶奶终于摆脱了困扰许久的全身疼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前,李奶奶因全身疼痛反复在当地接受补钙、理疗等治疗,疼痛却始终未缓解,一度寝食难安。直到此次就诊,她被明确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经过规范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疼痛?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核心表现为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升高。

骨质疏松性疼痛是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疼痛症状:以骨质疏松性骨折、骨骼畸形引发的骨骼疼痛最常见,约58%的患者会出现疼痛,其中70%-80%为腰背痛。与外伤的剧烈锐痛不同,它多为钝痛(如隐痛、胀痛、酸痛、放射痛),或间歇痛与持续痛交替,患者仅能大致定位疼痛部位,而外伤疼痛定位明确;且疼痛存在个体差异,同样程度的骨质疏松,有人疼痛明显难耐受,有人仅感轻微不适。

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原因

1.骨骼与肌肉因素:破骨细胞溶骨会导致骨量快速丢失,机械应力改变会破坏骨微结构,大量骨质丢失会限制患者活动,最终可能引发多种脏器或组织功能异常,进而导致疼痛;同时,骨骼变形会使肌肉持续收缩,引发肌肉疲劳与持续性疼痛。

2.神经受累:椎体骨折后可能压迫脊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疼痛。

3.其他慢性疾病影响:如糖尿病、骨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相关疼痛。

4.心理因素作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疼痛感受。

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治疗方式

1.疼痛对症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性疼痛常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缓解;若疼痛较重、其他药物控制不佳,可使用阿片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

2.抗骨质疏松治疗:通过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风险,从而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患者的急性或慢性疼痛。

3.手术及其他辅助治疗:若发生髋部骨折,应尽快开展手术治疗;此外,还可配合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及一般护理治疗,综合改善症状。

骨质疏松性疼痛绝非“老了就该忍”的小事,而是骨骼承受不住压力后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建议出现疑似骨质疏松性疼痛时,及时进行骨密度筛查,医生会根据骨密度结果与疼痛症状,个性化制定抗骨质疏松及预防骨折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延误。

来源:红网

作者:涂晶 唐亚丽 周卫东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