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5日讯(通讯员 张叶)“肚子疼,肯定是老胃病又犯了!”这个不少人面对腹痛时的常见想法,却险些让 80 岁的黄奶奶错过生死救援的黄金时间。万幸的是,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生敏锐识破“伪装”,多科室紧急联动成功挽救老人生命。
生死时刻!医生识破“伪装者”抢出生机
黄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日常交流时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事发当天,黄奶奶突然双手紧压腹部,嘴里不停哼唧着喊疼。家人以为是胃病复发,匆匆将她送往长沙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诊医生详细问诊后,注意到一个关键细节——黄奶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当即决定为其完善心电图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提示急性下壁心梗可能。消化内科医生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心血管内科团队为黄奶奶加急检测肌钙蛋白(心梗标志性指标)、复查心电图等,并立即开通心梗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迅速为黄奶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争分夺秒开通堵塞血管。当血管恢复通畅的那一刻,困扰黄奶奶的腹痛消失了。
为何心梗会伪装成腹痛?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刘乐解释,心脏下壁与腹腔脏器共享同一神经通路,当下壁心肌缺血坏死时,疼痛信号可能“错传”到腹部,形成“腹痛型心梗”。这种“不典型症状”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再加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无法清晰表达,极易被误诊为胃病、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腹痛,老年人心梗还可能出现这些“隐藏信号”:
1.突发牙痛、下颌痛、肩背酸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
2.不明原因的极度乏力、大汗淋漓,甚至无法平躺;
3.突发呼吸困难、心慌心悸,或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
这些“非典型表现”的凶险之处在于,它们常常容易被家人忽视,等到出现典型胸痛时,可能已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心梗后120分钟内开通血管,能最大程度减少心肌坏死。
记住这3点,为老人筑牢“生命防线”
黄奶奶的案例为所有家庭敲响警钟,面对老年亲属的“小不适”,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的老人,需牢记以下3点:
1、摒弃“经验判断”:老人腹痛、牙痛、肩痛等不适,若持续超过15分钟不缓解,且伴随大汗、乏力、呼吸困难,切勿自行判断为“老毛病”,应立即就医。
2、抓住“黄金时间”:怀疑心梗时,立即拨打120,清晰告知地址、症状及基础病史,为救治争取时间。
3、重视“人文照护”:对于认知障碍老人,家人需多观察细微变化,就医时主动向医生说明患者表达能力受限的情况,避免因“说不清”延误诊断。
来源:红网
作者:张叶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55/97/154083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