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南湖新区对消毒产品展开排查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娴 赵勇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刘沙 2018-01-25 10:30:54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人员对消毒产品展开排查工作

  红网时刻1月25日讯(通讯员 李娴 赵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和自身的清洁越来越重视,消毒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让老百姓使用到安全放心的消毒产品,1月17日至2月2日,岳阳市南湖新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联合5个街道(管理处)卫计监督所对全区范围内药房、母婴用品店、医疗机构等地逐一排查,加大对消毒产品仿冒药品和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的整治力度,督促经营单位建立落实索证制度、严格把好进货关,发现违法行为立即严肃查处。

  而对于市民来说,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消毒产品?又该怎样选择和使用消毒产品呢?

  3个误区

  市面上销售的消毒产品种类繁多,以消毒液为例,有的注明针对家居衣物,有的仅用于蔬菜瓜果。消毒液用对了可以杀菌防病,用不对反而会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使用误区,比如以下几点:

  1、消毒液擦地不如开窗通风

  衣服、餐具、地面、家具、电器等,有人总爱加消毒液擦洗,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不过专家表示,“这其实纯属心理作用,一般来说,家庭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有限,无需使用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容易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也可能导致过敏,而空气清新剂通常是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不具有消毒的作用。想要让居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最好的办法不是消毒或者喷洒空气清新剂,而是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的空气流通。”

  2、84消毒液不能直接使用

  再以常见的84消毒液为例,它可以用来消毒贴身衣物以及擦拭电话机、键盘、桌椅、门窗、把手等。但很多人用前都不稀释,并且一用就是小半瓶,这其实是不对的。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3、洁厕灵不能混合消毒液

  为了清洁和消毒更为彻底,有人把洁厕灵与消毒液混在一起清洁卫生间,没想到这两种化学制剂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排放出大量氯气,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甚至引起氯气中毒。

  疑问

  ①消毒产品包含哪些?

  消毒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比如皮肤擦破了,会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剂消毒;消毒碗筷会使用到的餐具消毒柜;隐形眼镜护理会用隐形眼镜护理液;就连纸尿裤、卫生巾等都是消毒产品。

  ②卷筒纸是消毒产品吗?

  消毒产品目录中有擦手、擦嘴用的纸巾纸,而一般意义上的卷筒纸是厕纸,不属于消毒产品,但它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厕用”字样,如果没有标注则纳入消毒产品管理。

  ③消毒产品可以治病吗?

  消毒产品不是药品,不能用于疾病的治疗。同时,消毒产品在命名上、标签、说明书上都不允许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④消毒产品里可以添加药品吗?

  消毒产品里面禁止添加激素和抗生素。同时对某些成分添加量进行了限制。

  看标签

  选择消毒产品最主要的手段是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签。

  ①首先是看有没有标注有卫生许可证号,无证的产品一定不能选用。

  ②看产品名称,是消毒剂、消毒器械、抗抑菌制剂还是其他卫生用品,比如消毒剂就应该是xx牌xx(用途,比如皮肤、手)消毒(剂型如片、液、粉),如果是抗抑菌制剂就应该是xx牌xx抗菌剂或抑菌剂。

  ③看是否标注产品有效成分及含量。

  ④看是否标注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种类。

  ⑤看使用的范围,是用于皮肤黏膜的还是环境物表的。还是用于瓜果蔬菜的,再根据我们的用途来选择。

  方法

  除了使用消毒剂,其实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消毒方法:

  太阳暴晒

  利用日光暴晒消毒是最简单的自然消毒方法之一。太阳光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在暴晒时,要把衣物、被褥等铺开,保证表面能够晒到。

  开水煮开

  这是家庭较为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消毒效果可靠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家庭餐具的消毒。从水沸腾开始计算,一般煮沸30分钟能够杀灭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如要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和肝炎病毒,煮沸时间应该在1小时以上。

  肥皂去污

  肥皂可以有效地清洁皮肤和衣物,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冲洗浸泡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不能高温蒸煮的绸缎、化纤等夏季织物,可用复方季铵盐类等中效消毒液浸泡30到6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干净。不宜用含氯消毒液,因为含氯消毒液对衣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

  漂白粉

  主要用于家具和地面消毒,可用1%到3%的漂白粉上清液定期擦拭桌椅、床、地面和空调过滤网。

  酒精

  主要用于凉席、枕席、靠背等草编和竹制用品,在清水里按1:3比例勾兑酒精或花露水,擦拭后晾干,这样可以有效杀死滋生的螨虫。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娴 赵勇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刘沙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01/25/4180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