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人民医院反常规实施手术 治愈先天胆管囊状扩张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易征洋 编辑:曼曼 2014-04-23 11:40: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4月23日讯(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梁辉)接过患者送来的锦旗,湖南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金术教授心里终于送了口气。
  
  今天上午,来自湘西泸溪县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患者小恬,从湖南省人民医院顺利出院。今年1月,小恬在广东出现腹胀、腹痛、面色发黄等不适状况,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接受了胆总管囊肿空肠吻合手术。术后,小恬仍反复右上腹痛,寒战、发热,医生为她放置鼻腔引流管引流胆汁,但效果不佳,随后小恬于今年3月住进了湖南省人民医院胆道外二科。
  
  经检查,医生诊断小恬为“胆肠吻合口狭窄、高位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由于长时间胆道感染,胆总管与胰腺、十二指肠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时容易导致十二指肠、胰腺破裂出血,手术难度和风险都极大。
  
  “按照常规,小恬这种情况应继续保守治疗两三个月后再手术,但其家境贫困,难以支付数个月保守治疗的费用。”吴金术介绍,3月26日,为小恬实施囊肿切除及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手术,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经过2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恬恢复良好,医护人员还为她捐款1000余元作为回家的路费。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是指胆管(包括肝胆管和胆总管)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囊状扩张,女性和男性的发病率之比为3~4∶1,婴幼儿及童年时期的发病者占到2/3。”吴金术说,与其他先天性胆道畸形一样,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在亚洲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白人,其中以日本、中国发病率较高。该病的病因在医学界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先天性胆胰管发育异常、胆管远端梗阻、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等因素有关,此外,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该病的发生,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癌变发生率达到22.2%,延误治疗非常危险。”吴金术提醒,如果小孩左上腹出现包块,甚至有眼珠发黄等症状的出现,都可能是患有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表现,必须尽早检查、治疗。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易征洋

编辑:曼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2014/04/23/42475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