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瘦腿”有缺陷 湘雅专家独创“肌肉雕刻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美丽、改变形体”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们争相追逐的目标。
来自永州的唐女士身高超过160厘米,体重不过100斤,然而看似苗条的她,却为天生长着一双肌源性肥大的小腿而苦恼不已。通过测量,尽管唐女士的小腿围径不过33厘米,但从整体看来,她的小腿显得比大腿还要粗壮。
自觉双腿没有修长的美感,唐女士从小到大就没有穿过裙子,心里很是自卑。今年4月初,怀揣着“瘦腿”的梦想,唐女士来到湘雅医院找到烧伤重建外科副主任张明华副教授,期待专家为她“化腐朽为神奇”。
当前较为传统的“瘦腿”方法包括肉毒素注射,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令肌肉萎缩。但由于小腿肌肉较多,注射肉毒素的量如果太少则达不到理想效果,量多则容易引发中毒,导致肌肉瘫痪、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此外,神经阻断法近年来也广受追捧,但实际上该方法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手术导致肌肉萎缩不全、瘫痪的风险很大,成功率不足40%。其他如消融和皮下抽脂等方法,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当然,通过开放式手术来切除肌肉的方法,由于创伤较大,则更不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能否仅凭长期的运动,而不借助治疗来达到“瘦腿”效果呢?对此,张明华予以了否定。“因为通过运动只能降低脂肪量,对于小腿这一特殊部位的肌肉而言,是达不到减肥效果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既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又没有后遗症,同时治疗效果还立竿见影呢?张明华想到了在内窥镜直视下,采用“肌肉雕刻”的微创方法来为唐女士切除部分小腿肌肉,从而达到“瘦腿和塑形”的目标。
实践成功雕刻纤细“美腿”
然而,理论如果没有实践作为支撑,则只能是徒劳。由于之前没有在小腿处采用腔镜技术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湘雅专家们只能通过不断摸索来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4月中旬,通过周密的术前准备,由张明华副教授指导,结合常实教授在内窥镜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术中首先将操作器械由唐女士脚踝处三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置入,然后采用超声刀将影响小腿曲线的内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进行部分切除。
据常实副主任介绍,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内窥镜在小腿内部的显露变得十分困难,加之脚后跟的影响令术者操作起来十分别扭。不仅如此,在内窥镜下进行解剖识别,还要求术者脑海中一定要有清晰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对神经和血管的位置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切割。
最终,凭借完备的手术方案和高超的操作技艺,专家们历经近10个小时,在不损伤血管、神经和其他肌肉,以及保障肌肉功能和残端出血量极少的基础上,为唐女士成功“雕刻”出了一双肌腹上抬、纤细修长的“美腿”。
经术后测量,唐女士的小腿围径较之前缩减了3.5厘米,对此十分满意的她已于近日出院。专家表示,通过将来行走、跑步等塑形动作,唐女士的小腿将变得更加自然。
“如今社会上还有大量渴望‘瘦腿’的女性朋友,而能够针对多块肌肉、多部位进行雕刻的该创新方法,有望满足这些的诉求。”张明华表示,该项技术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配合专用的内窥镜器械,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手术速度,还可以达到更加完美的塑形效果。”
专家同时奉劝那些“求美心切”的男男女女们,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若非先天发育不足或残疾,切不可轻易尝试整形。因为自然的,往往才是最美的。实在需要修整,也一定要到具备相关资质的正规医院进行手术。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易征洋
编辑:曼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