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称:介入放射学或将成为第三大诊疗体系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易征洋 编辑:曼曼 2014-06-13 15:18:2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6月13日讯(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周瑾容 姚袁晖)今年62岁的刘先生,2年前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肝癌,辗转国内多家大医院,告知已没有手术机会,生存期不超过半年。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先后接受了5次介入治疗,刘先生目前状况良好。

  今天,红网记者在长沙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获悉,介入放射治疗已经替代部分外科手术,特别是大部分血管外科手术,并已成为某些肿瘤疾病的非外科手术疗法的首选治疗手段,每年有上百万的患者享受到这种“不开刀”的手术带来的帮助。

  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主办,自1986年召开第一届后,至今已经召开了十届,大会2年一届,是中国介入放射学界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会人数最多的学术会议。2014年,大会首次落户中部地区,在长沙召开,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承办。

  本次大会邀请到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内外众多介入放射学专家代表参会。会议涵盖了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所有学科,参会人数近3000人,设有265个大会发言,共有7个分会场,首次设立介入医学发展论坛及介入护理论坛,并邀请到100名省内各医院院长参会共商湖南介入发展大计。

  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介入”可将复杂诊疗简单化

  介入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微创的手段进入人体进行诊疗,通俗地说,就是看着电视屏幕做手术,而手术的方式不是开刀,通常是通过穿刺的方式,老百姓可以理解为通过类似打针的方式达到开刀的目的。既区别于内科的打针吃药和外科的开刀手术,又将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与内外科紧密相连而又独立存在。

  介入放射学引入国内还只有20多年,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介入”尚不为大多数老百姓所知,老百姓到医院看病,通常只知道内外科,本次大会主席、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介绍,需要加强宣传普及,让老百姓知道,依靠成熟的介入技术,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也能治好病。

  举例来说,比如胸主动脉夹层,此症极为凶险,美国女排名将海曼、我国男排国手朱刚、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都是死于此症,以往要开胸手术,手术过程复杂而危险,通常达5个小时以上,还需体外循环,国内少数顶级医院才能做,而介入治疗,只需在腹股沟做一小切口,置入支架把破口封堵即可,手术时间通常在一小时以内就能完成。依赖介入技术,打破了传统治疗手段“开膛破肚”的局限,把很多复杂的诊疗愈趋简单化。

  “介入”已被列为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治疗

  介入医学是个新兴学科,可以说现存的介入技术都可以称之为新技术,针对的就是既往内科外科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这次会议的议题我们惊喜地看到,门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大血管动脉瘤、大脑后循环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以及静脉疾病等等,各位专家在这些领域都有实质性地突破,而这些都是既往内外科相当棘手的难题,通过介入手段,我们可以做到开刀手术做不到的部位。特别是介入治疗的理念在血管疾病领域有了新的变化,直接体现在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拓宽,上升到医学预防的高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民众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为肿瘤及血管疾病的高发,而血管介入和物理消融技术为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手段提供了最佳选择,肝癌的TACE介入治疗已被写进第8版的教科书,被列为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治疗;而对于血管外科,介入手段已大部分代替传统手术方式。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易征洋

编辑:曼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2014/06/13/4247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