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贵教授建议:首先,这个时期不宜过多补肝,而应以调理脾胃兼顾肺肾、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养生重点。其次,防寒保暖注意防病。这个季节,人们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因而要少出入公共场所,预防疾病传染。另外,清明节也是市民缅怀先人,祭扫祖先的日子,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清明前后人们应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从饮食调理来说,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饮食方面须定时定量,形体肥胖者尚需节制油腻、肥甘之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宜选用的菜蔬有韭菜、芹菜、菠菜、莴笋、春笋、白菜、荠菜等,以及鸡、鸭等肉食;宜选用的药物有山药、银耳、葛根、菊花、薄荷、防风、鱼腥草、桑椹、木瓜等。
刘绍贵教授还提醒广大市民,清明小长假,外出踏青量力而行,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不主张大家大幅度地“动起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不要逞强登山。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陈双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