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创新】开创湘雅特色 助推“双一流”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罗闻 严晓博 编辑:周曼 2019-04-01 15:16:0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9年“两会”确立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技术创新三大核心任务,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锐意改革创新,强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切实提高学科水平与医院声誉,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个半月之内,医院在国际顶级杂志接连刊发了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从1月31日老年病科柏勇平副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IF: 41.058)上发表以《AIBP-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 Instructs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Fate》为题的研究成果,到3月12日骨科雷光华教授团队在《JAMA》(IF: 47.661)上发表的骨关节炎临床防治原创研究成果,期间还有陈永恒教授、罗湘杭教授和谢辉教授分别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1.56)、《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3.325)和《ACS Nano》(IF= 13.709)上发表论文。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并迅速传递,燃爆了湘雅人的“朋友圈”。

这些成绩,是百年湘雅“开创”基因的现实表达,是湘雅新百年发展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的迸发,也是建设“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的阶段性成果。医院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

本网现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究湘雅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

网时刻新闻记者刘丹 长沙报道 通讯员 罗闻 严晓博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为促进科技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重大政策举措。作为身处医学科技前沿和重大民生关切领域的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持续强调科技创新、投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上,显得更为关键。

以“创新管理”为内核,加强科研顶层设计

2019年,张欣书记、雷光华院长带领医院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的战略目标,将作为“国家队”的湘雅医院放在全球版图中来定位,立志要练好内功,代表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参与国际竞争。

建设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必须构建卓越的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开展高水平的、以应用为导向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湘雅医院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重点,鼓励医务人员“围绕临床做科研,做好科研为临床”,通过优化学科结构、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管理部门联动、打造人才洼地,实施双聘PI制度,促进基础与临床融合,加强绩效考核,完善奖惩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合作等举措,孕育大项目、搭建大平台、打造大团队、助推大成果,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引进、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有利于科研产出的高水平综合医院科技创新体系。

清晰的发展目标和详尽的战略规划所带来的成果是丰硕而可喜的,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湘雅医院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上升,社会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明显提高。2016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获批、周宏灏院士团队研究实现2.2亿元的成果转化;2017、2018,医院连续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突破100项,在全国医院排名前五;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并获批科技部医学代谢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近两年来,医院SCI论文收录总数排名全国医疗机构前五,高被引论文排名全国医院前三。

科学合理的结构、逐年上升的数据,既是湘雅科研实力的体现,也是对湘雅自身发展的检验。正如高原上才能产生真正的高峰,一流成果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以一流人才和一流团队为支撑,也就意味着湘雅医院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经过磨砺和积累已经开始集中发力,实现重大突破。换言之,医院今年年初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密集刊发大成果的现象,绝不是某一个层面上的单兵突进,而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精进与建构的结果。

“这是顶层设计、政策贯彻、长期积累的迸发,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院党委书记张欣教授坦言,目前科技创新在全院范围内已经形成了氛围,有了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湘雅医院的科学研究进入了厚积薄发的阶段。只要坚持道路不变,医院的政策不断优化,广大临床科研人员不断提高认识,科技创新成果只会更多更好。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确保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湘雅医院近年来不断优化人才土壤,从识人、选人、用人、留人、聚人等方面下功夫,唯才是举,形成了良好的人才体系。雷光华院长在医院2019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到:人才培养要坚持“内培外引并重,考核激励结合”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科学分层、多维评价、分类管理”的原则。

目前,湘雅医院与全球16所顶尖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迄今为止共派出了350名八年制学生赴海外进修学习。这些学生就是湘雅与国外顶尖院校之间的纽带,加深了双方的联系与交流。医院近年来产出的部分成果,也是国际合作的结晶。此外,医院每年专项拨款100万加大对院内青年科研基金的支持力度,并给获得国自青年基金资助的年轻人每年3个月的科研时间,劳务费由医院承担,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土壤、创造条件。其成效从近两年的国自受资助项目便可窥见,青年基金项目超过了总项目数的一半。青年人才的突飞猛进,意味着湘雅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显现成果。

只要对湘雅建设发展有利,为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好的成果,都要考虑引进来。湘雅医院很早就推出了以招募院士、长江学者、四青人才、海外教授、临床学科带头人等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此外,利用国际知名网站、顶级期刊及校友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招贤纳士、广聚英才,并为有意愿加盟者寻找落地学科、合作团队,避免“水土不服”现象,形成了人才引进“洼地效应”。

接下来,医院将优化完善人才建设体系,科学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计划,精准推动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培育支持计划,规范常态化工作流程,争取年内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3-5个,入选高层次创新团队1个。完善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与考核激励制度,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大力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并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激发创新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出台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完善专职科研人员对接学科的工作机制,探索设置Physician-Scientist岗位。

张欣表示,无论是内培人才还是外引人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是保障成果不断涌现的一个重要支撑。要通过湘雅精神的引领来感染人、鼓舞人,增强大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敬畏感、归属感。尤其是要通过湘雅文化的洗礼,让“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湘雅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这样才能留住人心,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

此外,要让科研人员感受到自身价值,医院除提供优厚的个人待遇和丰厚的科研经费外,为引进人才配备研究队伍、预留实验平台,保障引进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立“筑巢引凤”机制,拿出专项资金在医院附近购买并装修好商品房免费供引进人才居住,解决其后顾之忧,保障安心落户。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基础临床转化

如果说人才队伍建设是打造“科技创新体系”的软件,那么平台建设无疑是产出大成果至关重要的硬件,也就是基础载体。目前,湘雅医院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34个。张欣表示,要对现有的这些平台加大投入进行优化,通过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和保障,让大团队做大项目。

医院通过整合院内房屋资源、租赁院外近五千平方米科研场地、兴建六万平方米科教大楼等多项举措改善科研用房条件;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给予专项经费、专职人员及专门场地配置的同时,以产出为导向,加强绩效管理;在符合国家相关制度前提下,优化科研仪器申购、采购流程,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科研场地有偿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紧跟国际前沿,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携手华大基因和国家基因库,共同助力精准医学发展;联合圣释生物,深化干细胞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打造“医研企”协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所谓高原造峰,层峦起伏。接下来,院党委行政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医院发展,着手建设一批研究中心,包括妇儿中心、肿瘤中心、神经医学中心等均在走上建设日程。

“大家一定要清楚,科技创新不仅仅只是发几篇研究文章,还必须要对临床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张欣指出,说白了就是要有目标导向,要有一流的成果。

据刘昭前副院长介绍,中南大学临床医学近三年在国家奖和成果转化方面均有所建树,但在大项目、大论文、大成果、新药创制等方面仍需继续加强,必须全校统筹规划,集团作战,跨领域合作,医研企合作,方可能实现部分指标的突破。具体而言就是成立“临床研究中心”,加强“临床研究培训”,提供从方案设计、过程监管到安全实施各环节的全面指导,助推高质、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开展,冲击大项目、牵头多中心研究,从学校和医院两个层面加大对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建设和生物样本库建设的投入。

针对大论文的发表,医院拟将每位专职科研人员落实到相应的临床科室,做实专职科研人员与临床学科的有效结合,加速推进“双PI制”和成果共享机制;加强与华大等大型社会资本企业的科研合作,借助其行业领先地位力争实现C&N&S论文的突破与超越。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与国外一流机构合作发表ESI论文,对参与作者给予奖励支持;对于第一/通讯/参与作者在科研奖励、导师资格认定、职称晋升中均予以认定,并给予指标单列等奖励。

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要把弘扬学术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通过着眼全球、挑战前沿、开拓创新,拿出独一无二、立得住脚的科研成果。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但基础研究的今天,是为了临床应用的明天。近些年,湘雅医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上的精进,越来越体现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深度融合,医学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特色。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协同创新、如何进一步实现学科融合、进一步实现创新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将是湘雅医院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雷光华院长表示,要大力推进临床研究,培育新的科研增长极,推动医疗器械和新药研发等创新成果转化。接下来,医院将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加大对成果成功转化的团队/PI的奖励力度和科研支持力度;加大成果转化指标在导师资格认定、职称晋升指标中的占比。

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推动医院整体跨越式发展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体系是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一流学科、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医院良性快速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

“科研是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跑起来’‘动起来’,超前响应、超前对接;克服‘小作坊’‘碎片化’,倡导‘兵团作战’‘抱团出海’,从而大幅提升科研显示度和贡献力,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田红旗校长指出,我们要有“铁耙子”,努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哪怕千辛万苦,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最好的配套条件,把一流人才“耙”回来,把高端平台“耙”回来,把重大项目“耙”回来,把国家大奖“耙”回来,把国家各类专项经费“耙”回来。

面向未来,湘雅医院科研工作将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瞄准国际先进前沿,分层分类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的驱动作用,重点围绕“双七战略”,即“大视野、大气象、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和“一流人才、一流团队、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平台、一流项目、一流成果”,对标“双一流”建设的具体目标、指标,逐项跟踪落实,重点突破。通过继续落实新政策、制定新举措,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积极配合医院改革,认真落实考核制度,扎实推进绩效管理;加强基础临床融合,促进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科学研究;组建临床研究支撑团队及I期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调整科研奖励及配套政策,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加强成果孵化与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临床应用;扩大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强势学科主动与国外顶尖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共同申报双方感兴趣的大课题和大平台;为国际顶尖专家在院内复制与国外实验室相当的研究中心,以灵活方式实现实质引进。

雷光华院长表示,医院发展的战略、愿景、使命、目标决定了要建设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要实现“双一流”目标。而作为“国家队”的湘雅医院,在医疗和科研领域要有高度、有创新,必须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关键环节和现实途径。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路径,需要靠创新来铺铸,“围绕临床搞科研、搞好科研为临床”的良性循环需要靠创新去撬动。对于湘雅人而言,惟有勇立创新潮头,才能不断建立和巩固自身的优势,为建设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和助力“双一流”目标奉献新成果、做出新业绩。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罗闻 严晓博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4/01/52919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