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合影。
红网时刻5月17日讯(通讯员 杨辉)“我想看看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我想自由翱翔,描绘宇宙,记住世间一切的美好……但,我不能。”因为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眼角膜病患者,而她们需要被关注。
在彭宇虹的世界里,世间万物的五彩斑斓,整个城市的灯火阑珊都与她毫无关联。2岁本应无忧无虑的年龄,可她脸上从未有过微笑,走路全靠感觉,孩子患有先天性角膜变异,双眼需做角膜移植手术。
小宇虹不是个例。角膜病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我国因角膜病致残致盲者约有4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角膜移植脱残脱盲。但由于角膜供体的匮乏,大部分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而角膜炎症也是目前困扰众多上班族的病症。
角膜捐献志愿者招募宣讲会,湖南医药学院专场
5月15日晚,由怀化市红十字会主办,共青团湖南医药学院委员会、怀化爱尔眼科医院协办的“爱心传递·延续光明”角膜捐献志愿者招募宣讲会,在湖南医药学院圆满举办。怀化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欧家好,共青团湖南医药学院委员会严超副书记,怀化爱尔眼科医院CEO王琼、角膜及眼表学科主任向梅与近400名湖南医药大学学生分享交流。
现场,宣讲人述说着:“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黄舸的故事;生前就读于湖南娄底科技人文学院蒋小波的捐献故事;怀化芷江19岁高考学子杨仲林,最后无缘‘医生梦’的故事……”让在场的医学学子无不动容,潸然泪下。
唤起医学生的生命本真,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群体
要将捐献者的事迹,作为一种信念、一种文化、一种符号继续传承并发扬。共青团湖南医药学院委员会严超副书记表示:“作为医学生,我们要全面发展,把人才培养得更好,为推动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进一步延续捐献者的爱心。”
“之前有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签角膜捐献志愿书的吗?”现场有同学询问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
“当然有,不仅有志愿者,还有已经成功捐献的捐献者。娄底湖南科技人文学院的蒋小波,只有22岁,很阳光的一个男孩,患了胸腺癌,因为病情恶化,无法救治,自己强烈要求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回报社会,给有需要的人延续光明。我们的捐献者,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到现在,捐献者中年纪最小的出生只有几天,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爱尔眼库工作人员介绍到。
“作为一名年轻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这样一个公益事业,献一份爱心,我感觉挺有意义的,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志愿者如是回答。
我们每个人生老病死四个字,全要跟医生打交道。所以当别人可以不谈生死、只论生活的时候,医学生,不行。现场,22名学生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成为了志愿者。
当一双眼睛闭上,请让另双眼睛睁开
在中国,角膜病居致盲性眼病的第二位,仅次于白内障。“现在,人们的观念改变很多,器官捐献者越来越多。截至2018年12月,怀化市累计接收18例捐献者角膜。这是一项公益事业,我们爱尔眼科是履行社会责任,并将积极开展宣传倡导,使更多人投身到这个事业中来,造福更多角膜病患者。”湖南省红十字会角膜接收怀化爱尔眼科站协调员向梅如是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一双眼睛闭上的同时,请让另一双眼睛得到睁开的机会”这句角膜捐献宣传语,将不再是一句苍白的口号。
同时,我们呼吁社会,怀感恩之心,科学理性对待角膜捐献,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正确对待疾病与死亡,将奉献精神传递到社会,让光明与感恩延续。
来源:红网
作者:杨辉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5/17/552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