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刘映)打个喷嚏、扭下脚就能骨折,这背后往往都是骨质疏松“惹的祸”。随着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却“少为人知”。在8月27-28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会长哈里布特博士呼吁各界重视“三高”和“一低”,即要像重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一样重视低骨量和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在随后举行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松防控策略圆桌会”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骨质疏松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骨外科翁习生教授等也共同呼吁公众保持骨骼健康,预防脆性骨折带来的危害。
超九成骨松患者不知自己患病,面临脆性骨折威胁
忽视骨质疏松的防治,最直接和严重的危害就是骨折。在脆性骨折中,髋部骨折危害性最大、致残致死率最高。髋部骨折发生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约为20%以上,存活者中约50%可能致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其中,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夏维波表示,骨质疏松症号称“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公众的疾病知晓率亟待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女性是男性的五倍。我国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只有0.9%的患者知晓自己患病,50岁以上患者也仅为7.0%。过低的知晓率会错失早期防治机会,一旦发展为中重度骨质疏松甚至发生脆性骨折,将会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照护带来沉重负担和加剧医疗费用的提升。
目前,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也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挑战。哈里布特博士指出,2010年全球髋部骨折人数已达270万左右,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其中一半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亚洲;此外,骨折高风险人群预计将从2010年的1.58亿增至2040年的3.19亿,将有超过半数集中在亚洲。髋部骨折还会给患者及整个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40岁后更需重视“骨量”,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骨量积累水平越高,中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越晚,症状与程度也越轻。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年龄增大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不平衡膳食、久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因素不仅影响基础的骨量积累水平,也导致中老年后的骨量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4.0%,其中男性为35.2%,女性为32.8%,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57.4%,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67.6%。也就是说40-49岁人群,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出现“低骨量”。而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加,主要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专家表示,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率较低是导致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的重要原因。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大部分人在骨量下降初期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而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患病,延误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有利时机。
哈里布特博士提示,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患者,由骨量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大多数人认为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不是疾病,也无需防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此,中外专家共同呼吁公众,要像关注“三高”一样关注由低骨量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骨折风险。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映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郝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