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0日讯(通讯员 肖湘磊 唐英武)11月18日上午,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岩门村村医何志平到村民朱娇玲家中走访,发现她血糖值异常,立即将检测结果上传网络平台,很快在乡镇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开出了治疗药方。“我三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每次身体不舒服多亏了何医生打招呼呀。” 朱娇玲感激地说。
邵阳市是湖南省第一人口大市,农村人口640余万,多地村级卫生室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还有一些偏远山村没有卫生室,村民看病难、看病远。为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问题,2017年以来,邵阳市投入近10亿元,推动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目前,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村和街道社区,全市3110个行政村已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3098个,建成率达99.6%。到今年底,可全部完成建设。
邵阳市村级卫生室都按照统一标准建设,新建的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改建的也在60平方米以上。村级卫生室内,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留观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民在村里就可享受良好医疗服务。建好的卫生室怎么用起来?医生配备是关键。邵阳市通过本土化培养、统筹调剂、村级卫生服务派驻三措并举,使每个村都固定了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并投入9800万元,按每村3-5万元的标准,配备基本医疗设备。
推行“互联网+健康”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凡签约居民,医生定期上门体检,体检结果与乡镇卫生院网络共联,发现病情严重的居民第一时间申请向上转诊,打通了市—县—乡—村四级健康服务网络的最后一环。
据不完全统计,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以来,村级诊疗大幅上升,以武冈市为例,村级门诊人次平均上升近1倍,村级首诊率近50%,门诊费用直接支出同比下降15%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肖湘磊 唐英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11/20/624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