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南大学举办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

来源:红网 作者:邹理 张絮飞 编辑:易锐华 2019-12-31 17:48:46
时刻新闻
—分享—

ok2a0480.wm.jp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12月31日讯(通讯员 邹理 张絮飞)12月28日,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近200位来自全国的新闻传播学、文学、影视艺术、管理学、医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专业的学界与业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媒介融合为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的重大变革——跨学科研究的崛起,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表示,当下全媒体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中南大学重视特色文科的发展,倡导学科融合,支持学科交叉。他希望以此次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中南大学文化传播、健康传播等领域的探索,坚定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发展道路。

在论坛的主旨发言中,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探讨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融合与分化问题。他表示,当前我国正需要“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体系应以问题为导向,融合研究为方法,融合学科为目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单波教授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享了中国对外报道的“方法与目的”研究心得。他认为当前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报道要进行观念更新,应用多元化的世界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多元化,走向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中国与世界互为目的对外报道方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探讨了当前智能媒体的学术热点与如何善用科技的问题,她指出当前智能技术与职业新闻理念受到各方重视,技术作为中介的模式逐渐被打破,新技术正在重新形塑新的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数据科学学院祝建华分享了在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进行跨学科合作与竞争。他说道,计算社会科学的出现是基于网络数据、数码数据及计算方法的普及和成熟,走进计算社会科学需要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网络,用技术的方法研究技术;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胡国清教授研究了新闻媒体的“伤害”报道,呼吁伤害专业预防组织及政府新闻传播部门尽快倡导改进新闻媒体“伤害”文章的质量,认为新闻传播在遵循核心价值观理念外,更要遵循专业的原则;韬奋基金会秘书长张增顺聚焦新闻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点:一是守正,即坚持政治导向,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二是创新,要以融媒体、跨学科、变体制为导向,发挥出创新在融媒体发展中的作用。

本次高峰论坛还设立了4场平行论坛,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边界与跨界、社会文化/健康传播、计算传播/智能科学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办此次高峰论坛旨在追踪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沿,汇聚全国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当下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促进新闻传播学跨院、跨校、跨专业的思想和经验交流,增强新闻传播学领域青年学者的创新意识,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纵深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邹理 张絮飞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12/31/64954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