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12日讯(通讯员 徐珊 蒋泉潜)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少出门、不聚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此同时,对众多慢性病患者就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解决需要定期复诊的帕金森患者,尤其是脑起搏器患者术后参数调控的问题,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积极开展有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在脑深部电刺激远程调控中心,通过一个与脑起搏器相匹配的穿越宝,穿越宝与患者家中的电视连接上,远程调控中心的电视显示屏便与患者家中的电视显示屏进行视频连接,医生对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患者体内脑起搏器的电压、频率、脉宽等参数进行调节,以科技赋能疫情防控。
2月12日上午,该院神经外科刘博副主任医师在医院脑深部电刺激远程调控中心与张家界的两位帕金森术后患者通过网络实现在线交流,并完成参数调控的全部治疗过程。
60岁的王女士是张家界人,6年前她开始出现行动迟缓,手脚发抖等症状,被诊断患上帕金森病。2019年9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王女士完成了脑起搏器手术。安装脑起搏器后,王女士症状控制较好。最近,王女士因行动迟缓,双手颤抖,需要进行程控,而目前又正处于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家人和她也不敢出门,12日,她在医生的远程程控下完成了脑起搏器的参数调整。与王女士类似,63岁的张先生也顺利完成脑起搏器参数调整。
“患者在植入脑起搏器后,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电压、频率、脉宽等刺激参数设置,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刘博表示,由于帕金森患者病情较为特殊,调控均需患者亲属进行陪护,经济花费高,尤其对偏远的患者来说,是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通过目前开展的远程程控技术,一方面让患者不用来医院,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远程调控,能将设备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另一方面,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通过远程调控,避免了患者的舟车劳顿,也减少了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充分发挥在健康专业领域的信息、人才、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2018年12月4日,医院率先全省开设首家脑深部电刺激远程调控中心,通过互联网手段的引入,医疗全流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协作的模式,提升效率与患者体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此外,医院每年还坚持开展专家讲座、病友交流、现场义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普及帕金森疾病防治知识。同时,医院还牵头成立了湖南癫痫与帕金森专病联盟和湖南省帕金森防治关爱协会,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安全的健康咨询、预防干预、诊疗服务和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
来源:红网
作者:徐珊 蒋泉潜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2/12/6717198.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