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现场。
红网时刻5月6日讯(通讯员 陈湘华)近日,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医疗专家携手山南市藏医医院举办了首场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
本次讨论由医务科援藏科长陈湘华主持,邀请藏医医院心脑科、脾胃科、外科、放射科、ICU等专业的藏族专家以及所有援藏医疗专家,讨论心脑科一例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病例。
湘藏专家们分别从各自的医学领域和专业范围出发,讨论藏医民族医的诊治特色和优势、西医角度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新进展,并就临床医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指导和点评。对于本病例涉及的重点、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气氛热烈的辩论,阐明了诊治依据和思路。藏西结合,互取所长,是一次多学科跨界的交流,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汇,思想火花的碰撞,给参会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医学饕餮盛宴。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精心设计准备,内容不落窠臼,每一位专家的点评和知识拓展做到紧贴病例,把握最新学术进展,通俗易懂。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会场座无虚席,热烈的会场气氛、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医师们都不舍得离开。
讨论点评环节,山南市藏医医院副院长王国佐对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次全院疑难病例讨论丰富了年轻医师的临床经验,拓宽了临床医生诊疗思路,加强了医院各学科之间学术交流。各位专家就患者临床表现、检验检查结果、诊断及鉴别诊断、诊疗方案等方面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激烈,气氛活跃,氛围浓厚,非常成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是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要求、是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礼记·学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古曰教学相长也”。援藏专家们特别能体会这段话的含义。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治水平?如何把医疗质量、师带徒质量更上一层楼?这些问题总是萦绕在援藏医疗队专家们的脑海中,并一直在探索各种解决办法。
在山南市藏医医院工作半年以来,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或是面对面小班式授课,抑或是手把手教,这些方法大家都在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帮助临床医师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多学科综合分析判断和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提高诊疗救治能力方面仍然有其缺陷和不足。
通过本次湘藏专家携手参与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用春风化雨般、寓教于学的方式切实开阔了医护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不失为增长见识、启发思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为湘藏专家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是医护人员再学习的第二课堂,比传统讲座形式的授课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得到了王国佐和副院长拉巴次仁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医院将持续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心肺复苏培训考核、三基三严考核等医疗质量管理系列工作,通过援藏专家的教学示范,带动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陈湘华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5/06/717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