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女子因“感冒发烧”辗转就医 最终诊断为“布病”

来源:红网 作者:肖芳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周莹 2020-10-30 13:30:3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通讯员 肖芳)低烧、胸闷、畏冷,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想到是少见的“布病”,只因为她曾在老家饲养过山羊,也有羊肉加工和进食史。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2009年至今每年都有“布病”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发生,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生吃牛、羊、猪肉及奶制品等,谨防布鲁氏菌病。

今年3月,李女士在女儿家帮助照看小孩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烧、胸闷、畏冷的症状,当地医院给其做了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被诊断为普通感冒。次月,李女士出现发热、乏力及大汗等症状,到当地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炎,住院7天后病情好转出院。6月,患者不适症状加重至当地医院感染科就诊,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及流行病学史,发现患者曾在老家饲养过山羊,也有羊肉加工和进食史,怀疑为“布病”,于是进行布鲁氏菌病相关检测,最终患者被诊断为“布病”。

“布病”全称为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或“蔫巴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可引起动物(牛、羊、猪等)感染。引起人感染的主要是羊种布鲁氏菌杆菌,其致病力也最强,人体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食物制品感染。患者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典型表现是发热、关节痛及大汗,还可出现肌痛、体重减轻、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

哪些途径会传播“布病”呢?首先是皮肤或黏膜,这是人与动物间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接生羊羔、处理流产物、饲养、放牧、清扫羊圈、挤奶、剥皮、屠宰、肉类加工、皮毛加工等过程中未做防护,接触了病畜的阴道分泌物、死胎、胎盘、粪便、尸体、污染肉类,经破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其次是消化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如食用病畜的生奶及奶制品、半生或生的病畜肉及内脏等;第三是呼吸道,吸入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等,如吸入来自畜圈、牧场、屠宰场等处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布病”主要分布在西北农牧区,90年代后疫情范围逐步扩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无“布病”省份已“归零”。长沙市2009年以前无“布病”病例报告,2009年至今每年都有“布病”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发生。

如何预防“布病”?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个人卫生,在牲畜的接产、饲养、挤奶、剪毛等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等;定期对畜舍及屠宰场所进行消毒;宰杀处理后的污水、污物、家畜流产物等集中无害化处理后排放;不要生吃牛、羊、猪肉及奶制品等,吃涮火锅、烧烤时,一定要熟透;购买肉类及奶制品等一定要去正规市场。

由于“布病”的治疗药物及疗程很有讲究,需要抗生素联合使用,疗程需要6周甚至数月之长。因此,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谨遵医嘱,全程配合规范用药。

来源:红网

作者:肖芳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周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10/30/85536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