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吃糖 ≠ 不长虫牙

来源:红网 作者:黄露水 编辑:刘丹 2021-03-11 16:08:50
时刻新闻
—分享—

牙齿被咬了许多小洞洞,就是因为小孩吃糖太多吗?那不吃糖是不是肯定不会长虫牙……每天面对着各种关于虫牙花样百出的看法,今天有必要来好好讲一讲“虫牙”。

虫牙是怎么形成的?

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蛀牙”“虫牙”,其实就是我们口腔医学专业概念中的“龋齿”。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以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为基本变化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龋齿受哪些因素影响?

1、我们嘴巴里千千万万的细菌朋友;

2、我们每天吃喝的物质;

3、我们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不是容易长虫牙的体质);

4、一定的形成时间;

小孩龋齿是因为糖吃多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哈!

娃娃换牙之前的小牙牙(乳牙)和刚刚换的新牙(新生恒牙)相比大人的牙齿来说,更容易长龋齿!

为啥?

这与乳牙和新生恒牙的形态、结构、饮食和娃娃们的口腔清洁有关。

从形态上看:小朋友换牙之前,牙列会出现间隙,还有牙齿表面的沟沟壑壑(我们牙医称之为“点隙窝沟”)都很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繁殖。

从组织结构上看:小朋友们的乳牙和新生恒牙抵抗酸类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很多,而龋齿的元凶——细菌又是通过消耗残渣、产生酸来侵蚀我们的牙齿,所以小朋友会更容易遭龋齿。

从饮食上看: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因为咀嚼功能还不完善,他们经常吃的流食或半流食黏着性很强,容易附着在小朋友的牙齿表面,加上细菌帮忙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类侵蚀牙齿,长年累月龋齿就发生了。此外,一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包括面包、蛋糕、含糖饮料等)都含有糖分,都可以被牙面上的细菌利用,来腐蚀娃娃们的牙齿哦!

从口腔清洁上看:越小的小朋友越难自觉维护口腔卫生(所以家长从小的引导和帮助很重要啊!),再加上小朋友睡眠时间比较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也较长,没有得到及时清洁的食物碎屑、软垢易滞留于牙面上,龋齿就这么来了。

龋齿不疼可以不管吗?

这个观点是大大的错误哦!小朋友的龋齿相比成年人的龋齿危害更大。

怎样预防龋齿?

1、加强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餐后漱口。乳牙萌出前,进食后用干净纱布蘸清水清洁口腔黏膜;第一颗乳牙长出后,家长就应该使用指套牙刷帮助宝宝刷牙,3岁以前需要父母帮助才能有效刷牙,3-6岁是龋病发生的高峰期,父母要辅助孩子正确刷牙,还要指导孩子使用牙线,养成餐后漱口习惯。

2.控制甜食。饮食均衡,控制摄糖总量和频率,尽量做进食后刷牙或漱口,保证口腔清洁。

3.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在第一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者1岁以前,应该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之后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于已经发生的龋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局部用氟、窝沟封闭。涂氟是公认的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根据儿童口腔医生对小朋友龋病风险的评估,定期涂氟;小朋友的大牙有很多点隙窝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能够有效降低窝沟龋的发生风险,定期复查,根据小朋友的具体情况适时进行窝沟封闭。

(作者系长沙市口腔医院 黄露水)

来源:红网

作者:黄露水

编辑:刘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3/11/90828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