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正在照顾患儿。
红网时刻7月12日讯(通讯员 夏敏 周晓阳)又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周末,当人们享受了一天的悠闲时光,准备进入梦乡的时候,省妇幼新二科却在上演着别样的故事……
7月10日晚6点,一位家长抱着宝宝来看急诊,宝宝出生3天,监测经皮胆红素20-21mg/dl,值班医生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立即将宝宝收治入院,入科后一边给予输液、强光等对症处理,一边抽血急查胆红素,不久接到危急值电话,宝宝血清总胆红素高达491.09umol/l,已经达到了换血指证,如不尽快换血,极易并发胆红素脑病。
情况紧急,值班医生立即通知护士做好换血准备,换血工作迫在眉睫,但事发突然,请求临时支援已来不及,护士程煜娟、刘洁立即做好换血前准备,工作了八个小时的晚班护士胡天晓“临危受命”,毅然留下来加班为宝宝换血。夜里2点开始,一直到凌晨4点,换血工作顺利结束,宝宝血清总胆红素从入院时的491.09umol/L降到了269.32umol/l,此次共计换血510毫升,相当于小宝全身血液的两倍多,看到宝宝转危为安,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此时,胡天晓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多小时,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二科“用专业呵护新生命,用真心守护健康,用责任书写担当”的服务承诺。
新二科主任王玲华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表现便是黄疸,而大多数新生儿都有生理性黄疸。因此,很多父母对新生儿黄疸不以为意,认为无需治疗就会自己痊愈。但是,这仅仅是针对生理性黄疸而言,而病理性黄疸是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的,如果延误治疗,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患儿就会有生命危险,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也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或脑瘫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是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来源:红网
作者:夏敏 周晓阳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7/12/965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