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65天的坚守:中国(湖南)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日记

来源:红网 作者:梁银华 编辑:易锐华 2021-09-16 18:59:4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2.wm.jpg

援塞医疗队员在手术中。

日历向前翻,2020年9月17号,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控制的情况下,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医疗援助和抗疫的双重任务,逆行出征,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历经50几个小时,行程17000多公里,踏上了非洲这块神奇的土地。到今天,我们在这片热土已经坚守整整一年。

在没有接到援非任务前,对援非医生的印象是抗击埃博拉时,医疗队员为救治患者不惧生死,用自己精湛的技术,顽强的意志,崇高的品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

第一次走进中塞友好医院,前面队友带我们熟悉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医院环境,向当地医护人员介绍我们。现在回想起来,那天忐忑和兴奋的心情以及塞国同事们热情和友善的笑脸,像刚刚经历一般,虽然过去一年,依然非常清晰。

从那天以后,我们便成了中塞友好医院的一份子,刚开始由于环境的陌生,语言不习惯,感觉举步维艰,随着交流的增多、工作的深入,我们逐渐肩负起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以及培训、带教。正值新冠疫情在非洲肆虐,我们20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第一时间将中国最新的疫情防控及救治经验分享给医院,指导医院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工作流程,开展手卫生、穿脱防护服等各种防护规范演练,并代表国家向医院捐赠了多批抗疫物资,不仅如此,还和塞方同事一道,指导参与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充分体现了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塞友谊。正如医院一位同事所说:“你们的帮助,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疫情的压力,增强了我们防疫、抗疫的信心”。

在这里,我们是“最受欢迎的人”,走在医院里,都会有热情的塞国同事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谢谢”,我们也是“最信任的人”,很多人生病了,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医生。

一个周末,我接到同事Amosha的电话,他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叔叔,因腿上的伤口经久不愈,今天特意来到中塞友好医院,想找中国医生看病。队里外科医生仔细检查后,决定为其先行彻底清创手术,并留取组织做病理标本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方便后续治疗,当我把这一切向Amosha的叔叔解释的时候,这位六十多岁的塞国老人看着我,坚定地说:“I trustyou,I trust ChinaMedicalTeam。”我信任你们,我信任中国医疗队,这句用时间沉淀出来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让我们备受感动,也深感坚守的重任。

2021年7月1日上午,我们围坐在会议室观看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转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奏下冉冉升起,我们全体医疗队员挺起胸膛,深情地注视,深切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同时,一个声音也在不断地冲击我的脑海:一定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全心全意为受援国服务,用热血和激情浇灌友谊之花,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为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

365天,不是很长,但足以让我们熟悉一座城市,喜欢上一家医院,谢谢非洲同事们简单善良而又热情奔放的性格,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了陌生和忐忑,让我们很快融入这个大家庭。谢谢非洲人民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播到这块土地上,向非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现在,我们仍然坚守在这片热土,也一定不负祖国的重托,不负医者的使命,为非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副主任护师梁银华 援塞日记

来源:红网

作者:梁银华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9/16/101516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