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主办的“基层医疗‘新三大常规检测’临床应用培训”在许昌顺利召开。来自河南省范围内两百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新三大常规检测”的理论提出者、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主任医师蒋瑾瑾教授出席培训并亲自讲授“新三大常规检测”在基层医疗的临床实际应用及意义。

“新三大常规检测”理论提出者蒋瑾瑾讲授在培训上发言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副秘书长焦建英在培训开始前,向所有基层医生介绍此次学术培训的初衷:“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存在着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诊断,也就是‘看准病’,在疾病的整个诊疗流程中,恰恰是首要的,只有诊断清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因此举办这次针对基层医疗的‘新三大常规检测’临床应用培训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理论加设备两方面双管齐下,加强基层医疗的医疗诊断能力。”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副秘书长焦建英介绍基层医疗现状
“新三大常规检测”由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的蒋瑾瑾教授及其团队提出,具体指的是进行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CRP(C反应蛋白)、WBC(血常规)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可以辅助快速辨别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有效鉴别细菌病毒感染、让抗生素不再滥用。蒋瑾瑾在当日的培训当中,从“新三大常规检测”理论的发现、各指标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到临床案例分享,全面向基层医生普及这一前沿概念。

向基层医生全面讲解“新三大常规检测”
“基层医疗作为常见病、多发病重点地带,推广‘新三大常规检测’意义重大,只有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越强大,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让群众真正放心地‘就近就医’,助推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焦建英接受采访时表示。

来自河南全省200多名基层医生认真听讲
张家更,是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一名基层医生,对于此次培训,他感慨道:“之前都是凭经验看病,像平时有炎症的病人,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都会给病人开,因为我不能确定到底是因为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现在能够明确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药用对了,病人自然好得快,这对诊所的诊疗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蒋瑾瑾教授与河南基层医生进行学术交流
此次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成立于2018年,其宗旨就是推行‘循证医学’在基层医疗当中的普及,从而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好的基层医疗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大常规检测”之所以有条件在基层医疗推广,也得益于近几年POCT(即时检验)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此次学术培训承办方湖南伊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服务于基层医疗的检测产品及服务提供商。该公司推出的胶体金试纸分析仪目前已覆盖全国3万多家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实现CRP、SAA的实时检测。上个月,该公司推出一款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血液细胞分析仪,使得基层医疗具备“血常规”检验能力,结合其CRP、SAA检测项目,让“新三大常规检测”在基层医疗当中的推行有了现实基础。
当天,湖南伊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产研负责人郑陆一接受了采访,“伊鸿健康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基层医疗行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都围绕基层医疗场景特点展开。此次推出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是第一台能够在国内临床上合法使用的基于图像法的单人份干式血液细胞分析仪,很好地解决传统‘血常规’仪器难以下基层的痛点。”据介绍,新款血液细胞分析仪采用单人份耗材,没有废液产生,干式结构让仪器维护成本很低。“能真正做到让基层医生用得起、愿意用。”
来源:中国山东网
编辑:周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