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龄加起来290岁 长沙市中医医院病房入住“90后”三姊妹

来源:红网 作者:李林芝 粟青梅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欧阳雪碧 2021-10-15 14:33:4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0月15日讯(通讯员 李林芝 粟青梅)近日,一张三位“90后”老人在病房午饭后静坐闲聊的图片引起了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护人员的关注。原来东院心血管内科·肾病科病房里先后住进3名90岁左右奶奶。因为年龄相仿,性格相投,在住院期间结下了不解之缘。10月9日下午两点多,三位老人午休后围坐在病房聊起家长里短,谈笑间仿佛姊妹一般。“那一刻,我觉得好温馨。”副护士长李林芝巡视病房看到,不由掏出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大姐”是98岁余奶奶,此次因“再发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咳嗽2天”入院,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冠心病、肺部感染,予以利尿、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目前病情已好转。“每次来住院,护士们总是热情接待,帮忙搬运生活用品,安置病床,介绍病房环境设施。我很喜欢这里,医生护士都熟悉,有在家的感觉。”余奶奶说。

“二妹”马奶奶慈祥和蔼,是三姊妹中与东院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医护人员最有故事的人,她是科室12年“生死之交”。虽然已经97岁了,但仍然满头黑发,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这次她因“再发胸闷气促,伴咳嗽4天”于2021年10月4日入院,诊断为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予以扩冠、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目前胸闷气促咳嗽症状明显改善。

看到马奶奶这么精神的模样,您肯定不曾想到,在2010年她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由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她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气促,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只能端坐呼吸,完全不能平躺。马奶奶的儿女很快将其送入科室住院治疗。面对来势汹汹的死神威胁,科主任罗亦斌带领医生们,为马奶奶精心定制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通过近一个月积极有效的治疗,加上护士们细致周到的照顾,马奶奶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后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从此,她成为了科室的忠实粉丝,一有不舒服就来就诊或住院治疗,每次都是身体康复满意而归。“我10余年前就因心脏病在这个科室抢救,当时科主任一直守在床旁,直到慢慢转危为安。我很感谢她,也一直记得医生护士们精心的救治和照顾,住在这里,我很放心。”即将出院的马奶奶说。

“小妹”刘奶奶95岁,此次因“反复胸闷气促4年,再发伴双下肢水肿1周”而入院,诊断为心力衰竭、冠心病,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支持治疗,老人的病情很快得到好转。

东院心血管内科·肾病科主要收治心血管内科和肾病科病人以及危急重症病人,目前科室总人数75人,80岁以上共30人,最大年龄99岁。这些病人通常罹患多个系统的疾病,病情严重而复杂,症状不典型,但都难不倒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科室领头人罗亦斌、副主任许亮和科护士长段进先、副护士长李林芝的带领下,他们总是为老人们细心检查,做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遇到听力下降的病人,常常需要大声说话,反复耐心沟通;遇到耳聋的病人则需要手写交流。大家认真勤恳地工作,抢救了无数疑难危重病人。许多病人不但自己多年来都在这里看病、住院,如今只要亲属有心脏等方面的不适,就会第一时间来东院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就诊咨询。

就这样口碑相传,东院心血管内科·肾病科成为了长沙的老年病友心中的一张名片。很多老人成了科室的“老”病人,长时间的相处,使得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产生了一段段不一样的情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温馨有爱的画面不时在病房里上演着。

来源:红网

作者:李林芝 粟青梅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欧阳雪碧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10/15/102975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