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红网时刻3月4日讯(通讯员 潘峥辉)近日,岳阳市中医医院召开2022年加快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集中贯彻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和市委书记曹普华讲话精神,动员全院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细化举措、压实责任。大会提出,在未来4年,做实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开放床位增至1500张,培育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10人以上,新增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成国家认证的卒中、胸痛、创伤等诊疗中心,完成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10个临床科室的标准化建设,引进、推广、应用100个以上的新技术、新项目。
会上,骨伤一科、儿科等9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等5个医技科室,医务部、宣传科等8个职能科室被授予2021年先进科室;对陈辉明、雷东方、蔡超群等275名先进个人,欧阳红卫、严全等10名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卢磊、程楸苹等10名党史学习教育先进个人,许杏、湛威等5名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及乡村振兴、健康扶贫、争资立项等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方奎明在大会报告中指出,2021年医院以党建为引领,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凝聚人心,在党史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提高政治站位,树起了新形象,彰显了新作为。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科内涵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优化,门急诊、住院服务人次、病床使用率、满意度明显提升。医疗、护理、药剂技能、中医药科普宣传,在省级大赛中捷报频传,屡创佳绩;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等多项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名中医团队、医护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健康义诊,反响良好;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深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22项,应用中医药特色新技术70余种,科研立项19项、结题23项,获得省市科技奖5项,国家实用技术专利2项,3项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通过省级评审,入选国家库;在应对反复变化的新冠疫情中,坚持中医自信,及时推出中药预防方剂,在筑牢常态防线的同时,积极备战中医药救治和全员核酸检测,提升应急能力,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尽职尽责守护人民健康。医院工作70余次被省级媒体报道,4次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推介。
面向未来,方奎明书记表示,2022年是医院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之年,是厚植优势、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一要做大门诊,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特色专病门诊,完善和拓展门诊功能,提升门诊服务量;二要做专学科,深化内涵建设。突出专科优势病种,创新治未病模式,加快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强化医疗质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推行6S管理,打造领军学科,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三要做精管理,提高医院经营水平。全面推行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突显效益优先、多劳多得原则,优化薪酬分配方案。继续抓好争资立项工作。四要做实引领,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清廉医院、支部“五化”建设,确保党建和业务工作同向同频。加强自媒体建设,守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医药发展故事。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提升医院职工的人文福祉,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五要做强队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用活“人才新政”,开门引才育才。加强临床科主任管理,建立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梯队,完善“以德为先,人岗适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工会主任李江辉出席大会并作讲话。他希望市中医医院在挑战中突破,抓实党建引领,用活国家政策,夯实工作基础,优化自身特色;在创新中发展,坚持中医院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健康岳阳建设中贡献中医力量,当好全市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的引领者、示范者。
大会由市中医医院院长李伟主持,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副处级干部、总会计师,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各党支部正副书记,省级竞赛获奖选手和医院先进个人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会议。2021年先进科室代表针灸推拿二科、放射科、后勤科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各临床科室向院长递交2022年度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书。
来源:红网
作者:潘峥辉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3/04/1096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