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27日讯(记者 刘丹 通讯员 李莎 王涵)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沙市疾控中心党委发出强有力的号召,134名党员冲锋在抗疫一线,不舍昼夜地投身抗疫。在他们的感召下,中心一批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专业特长向公众科普防疫知识,扛起流调溯源排查重责,担起一线核酸检测重任……他们用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在防疫一线淬炼成长。
赵锦在工作中。
赵锦:坚守抗疫前线流调侦察
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以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在疫情防控中,有这么一群人担当起了“疾控福尔摩斯”的重要角色,他们便是流调工作人员。
赵锦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新冠疫情以来,赵锦第一时间编入流调组,参与了长沙市第1例新冠确诊病例、第1起新冠聚集性疫情的流调工作。最初处置疫情时,由于新冠属于新发传染病,在最初开展应急处置时,也遇到了些许难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加之经历过数次实战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于新冠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今,赵锦和同事们对于新冠疫情的处置已经得心应手起来。
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赵锦同时被编入信息协查组,负责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涉疫重点人员的信息协查工作。当外省市发生疫情时,其关联的涉疫重点人员流入长沙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这些人,并及时进行管控。
同时,赵锦还是疫情新闻宣传组的骨干成员,他经常利用流调溯源专业知识进行宣传组稿、审稿。宣传工作群里,他会因为一张图片里防疫要求是不是正确,一个名词的表述是否得当,而查找官方文件、工作手册、行业规范来一一印证。赵锦说,“不管流调工作多么辛苦,每篇稿子的每个字、每张图都必须较真,因为这是长沙疾控的推文,要对得起我们的专业素养,要经得起行家推敲”。
疫情发生以来,赵锦为了工作放弃了许多的个人时间,可是在他看来,这是一名疾控人应该作出的选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控制住疫情,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恢复正常,我们自己的亲人、朋友也能享受春日的绿柳、冬日的暖阳,所以我们工作既守护了‘大家’,也守护了‘小家’,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赵锦说。
许黎作为一名机动队流调队员24小时待命。
许黎:不管什么任务,随时待命!
作为一名机动队流调队员,许黎24小时待命,即使半夜收到命令,也迅速整装出动。她主要工作任务是前往疫情发生区域对病例展开调查,通过查找消费记录、大数据行程、监控视频记录等手段,结合流行病学专业知识,梳理和验证调查对象的详细活动轨迹,为流调溯源和管控区域的划定提供精准可靠的证据,同时,排查出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人员,第一时间对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2021年8月,许黎主动请缨参与张家界的防疫工作,事后,她回忆说:“我义无反顾,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6岁,孩子们还小,需要妈妈的陪伴,当时张家界疫情形势严峻,这一去,归期未定,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是身为疾控人,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家人们的全力支持也无后顾之忧”。
在抗疫一线受到身边疾控党员的感召,许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实际行动在抗疫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2021年11月,许黎主动申请驻守黄花国际机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流调工作。她的丈夫是机场海关旅检科的一名关员,也承担了入境航班检疫任务,属于闭环管理人员,一到岗位就是半个月不能回家。坐在机场国内厅的流调台前,许黎和国际厅的丈夫一墙之隔却只能微信联系,虽然不能见面,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一起为抗击疫情、保卫长沙的空中大门贡献力量。他们坚信,短暂的分离会换来幸福长久的相聚。
张玉娟:一天接450个电话,24小时在线护卫长沙
“您好,是长沙疾控吗,请问我的健康码变黄了该怎么申诉?”“您好,请问从外省来长沙需要隔离吗?”“请问在哪里可以打新冠疫苗?”在长沙疾控,张玉娟每天都要接上百个这样的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450个。
张玉娟从2020年5月开始参与长沙疾控的24小时电话值守工作,除了针对市民的咨询进行解答或转接,值守期间,她还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记录、报告、处置要求及处置信息的上传下达,疾控类样品的收集、审核及结果反馈,应急机动队出动记录等工作。
一天一两百个电话是常态,疫情紧张的时候,每天要接三四百个电话,白天黑夜一刻都不曾停歇。张玉娟认为,24小时值守工作看似平凡,但却能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实事,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值守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让张玉娟印象深刻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次,张玉娟接到了一个女孩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女孩便因健康码突然变色的问题情绪崩溃,大哭起来,张玉娟耐心与女孩沟通,并给她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这才把女孩的情绪安抚下来。挂断电话前,女孩友好地说了一声“谢谢”,那一刻让张玉娟真切感受到了自己岗位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说:“我们科室的科长、副科长都是老党员,也都是多年坚守一线、示范引领作用特别强的党员,跟着他们工作,我耳濡目染,入党已经成为了我精神上的追求。2003年非典疫情时,作为小学生的我被无数英雄保护着,如今我已长大,面对新冠疫情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去保护他人了,不怕苦不怕累,我也能成为‘抗疫长城’上的一砖一瓦”。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李莎 王涵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3/27/1105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