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季节交替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崇泉教授谈防治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晶 编辑:周曼 2022-04-08 17:39:01
时刻新闻
—分享—

季节交替,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尤其在当下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很多患者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门,长时间缺乏运动和精神压抑会导致睡眠障碍、血压升高或者心律紊乱,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及卒中患者;一直以来,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知之甚少,尤其一些年轻人,一提到心脑血管疾病,就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这种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人群。尤其近几年来,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整体来说呈年轻化倾向。很多人也许知道心脑血管疾病与高脂、高盐饮食有关,其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三餐不定、多坐少动、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病发。如何安全地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保证自己心脑血管的安全呢?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崇泉教授来跟大家聊一聊有关心脑血管防治的一些问题。张崇泉潜心于中医药辨治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疑难病的临床研究20多年,在中医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张崇泉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图片12.png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崇泉。

张崇泉提醒,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可改变的致病因素和不可改变的致病因素两大类。

我们了解致病因素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可改变的致病原因,如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肥胖、吸烟、饮酒、糖尿病、缺乏运动、精神心理因素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些致病原因,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指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从饮食调节合理,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精神情志调养等方面确定了养生保健的原则。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及我国的健康四基石,张老归纳了适合于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下。

1、合理饮食。简单来说就是要均衡营养、少精多粗、少量多种、少陈多鲜、少烫多温、少盐多淡等。

2、适量运动。中老年人坚持步行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不可过度。还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太极拳、做操、练剑等,但不宜选择剧烈的竞技运动。

3、戒烟限酒;生活有常,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4、精神、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不良情绪刺激和心理压力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要保持良好的精神 ,乐观的情绪。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更多中医知识请扫码咨询

图片13.png

【咨询电话】0731-84870742

地址:长沙县东一路与特立路十字路口西南角(蓝山郡)

广告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晶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4/08/111000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