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罗迎春 整理报道
“病房内请正确佩戴口罩。”
“请做好手卫生。”
“核酸标本转运箱消毒后再转运!”
在院区各个科室、病房、角落“找茬”,是她的工作日常,作为长沙市第三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一名工作人员,阳慧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非常重:“我们督查得严格些,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几率就会更低些,只有保护好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奥密克戎带来了新一轮的疫情,令很多人无法感知长沙的春暖花开,也让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感控是疫情防控的生命线,看似一堆不起眼的繁琐小事都可能是防控不可忽视的大事,因此,阳慧和同事们按照“日督导、日反馈”的形式,每天深入院区各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医学检验科等重点科室和区域,以及全院各病室进行院感防控现场督导,查看“一米线”落实、健康监测、医疗废物分类、应急演练开展情况、防护装备穿脱、院感制度落实情况……
从20层楼的病房到医疗废物回收站,从发热门诊区域到医学检验科,一层一层、一遍一遍,阳慧每天用上万的步数丈量院区的每一块土地,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你们守护人民群众,我守护你们
3月21日,长沙市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的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迅速划定。为了尽快遏制疫情的蔓延,长沙市第三医院火速集结了一支20人的采样小分队,赴封控区进行核酸采样。阳慧被任命为这支小分队的队长,负责核酸采样过程的感染控制质量督导。
与院内的感控督导有所不同,这次阳慧主要是对“大白”们的核酸采样、标本转运、送检等环节过程中感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风险点,并指导整改,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扩散的可能。
每天,阳慧都会看着每一位采样队员规范地穿完防护装备,自己再最后一个换上,然后跟着大家上门入户采样,紧盯采样全过程。就算爬楼爬得气喘吁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采样完成后,阳慧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严格按照程序脱下整套防护装备,是防止职业暴露的重要一环。“脱防护面屏时,注意手不要触碰面屏前侧!”“取口罩时,手不要碰到脸!”这些话语阳慧重复了很多次,但一次都不曾懈怠。“每天慧姐都是最早一个到岗、最后一个收工的。”“她就像家里的大姐姐一样,不厌其烦地在身边提醒你、保护你,有她在,我们就特别安心。”阳慧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
党员的身份让我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医护人员负责封控区内居民的核酸采样,而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日常保障由社区志愿者负责。采样小分队耐心、细致的工作给社区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社区志愿者正式上岗前,社区工作人员还会邀请阳慧为大家进行个人防护培训。

阳慧对志愿者们进行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防护半点马虎都容不得,稍有差迟,不仅志愿者的个人安危没有保障,还会有疫情外泄的风险。我是医护人员更是党员,这个时候我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阳慧从防护服的穿脱,到环境的消杀,事无巨细地指导志愿者们落实防控措施。培训结束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声声“谢谢您,辛苦了!” 如一缕沁人心脾的春风,吹走了阳慧所有的疲惫。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我更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平平安安地凯旋!”这是阳慧和全体三医人内心最坚定的信念。
来源:红网
作者:罗迎春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4/14/11121596.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