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15日讯(通讯员 舒丽)肛裂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肛裂顾名思义就是肛门出现了裂口,排便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由于这个裂口在人体的“出口”部位,而人体每天都需要排便,容易受到粪便的刺激,因此每次排便对患者来说往往都是一次折磨。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肛裂呢?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医师王友云介绍,肛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管皮肤的裂开。最常见的病因是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对肛管造成机械性挤压,导致肛管上皮开裂,如果人体肛管本身存在感染性因素,黏膜脆性较高、韧性较差,只要大便稍微硬就非常容易出现肛裂。另外如经常腹泻,排便次数较多,肛管出现炎症,脆性升高,也容易发生肛裂。
王友云指出,肛裂一般好发于年轻人,且多发生在便秘人群上,这与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运动以及排便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患了肛裂,常会有以下表现:
1、肛门周期性疼痛
肛门处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这是由于排便时粪便刺激裂口溃疡面的神经末梢,造成明显的烧灼感或刀割样疼痛,大便排出后疼痛会暂时缓解,之后又因括约肌痉挛产生疼痛,疼痛时间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2、便血
肛裂便血是因大便时损伤创面,从而导致裂口出血,一般为排便时滴血或便后纸上擦血为主,颜色鲜红,量少或仅附着于粪便表面,很少大出血。
3、便秘
很多肛裂患者都有便秘现象,因为排便会引起肛门疼痛,所以很多患者都不愿甚至恐惧排便,导致大便在肠道停留过久,水分被重复吸收,大便干结,便秘更为严重,而便秘又会加重肛裂,使肛裂难以愈合。
4、瘙痒
如形成慢性肛裂,由于肛裂的溃疡面及并发的肛隐窝炎、肛乳头炎等分泌物对肛缘皮肤造成刺激,进而产生瘙痒不适等症状。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如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则很可能是患上了肛裂,此时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如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后温水坐浴等,如症状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肛裂病情加重。
来源:红网
作者:舒丽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6/15/11391155.html